暴雨袭击川渝中央企业再次吹响抗洪集结号

暴雨袭击川渝,中央企业再次吹响抗洪集结号!

受近期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等众多河流发生洪水,西南、江汉等地部分地区仍有暴雨,防汛形势严峻。国家防总决定于8月18日10时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国家防总派出2个部级工作组赶赴重庆、四川指导协助地方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目前,南方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18日5时,四川省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这是四川省首次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

17日至18日,四川雅安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雅安草坝镇河岗村出现河水漫堤险情,截至18日上午,共转移受困群众50多人。

8月18日14时,重庆市将防汛应急响应升级为I级,这也是重庆首次启动洪水防御I级响应。受上游来水加大影响,“嘉陵江年第2号洪水”和“长江年第5号洪水”19日14时过境重庆主城。

暴雨来袭,乡亲受灾,央企责任在肩,迎难而上,冲锋向前。

科技抗洪利用卫星严密监测

“耳聪目明”才能当好防汛“参谋”。由航天科技研制的高分、风云系列卫星为此次抗洪防汛工作提供着重要数据支撑。

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第一时间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紧急安排高分三号、高分四号、高分六号对灾区进行观测。

截至年8月17日,已安排卫星成像7次,获取灾区有效数据10景,共享历史数据16景,第一时间提供给应急管理部及国家海洋局。后续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将根据灾情和相关部门需求安排多颗高分辨率卫星进行成像,为灾后评估提供强有力支持。

同时,我国气象部门利用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数据严密监测、准确预报当地天气。为防汛救灾工作做好监测预警,当好防汛“耳目”“参谋”。

在道路阻断、通信设施受损的地区,无人机也是协助相关部门对道路路基冲毁受损情况进行查勘,传回第一手图片资料,摸清是否具备通行条件最为高效的技术手段。

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地方受灾情况,卫星电话是打破“信息孤岛”最好的神器。在强降雨期间,中国电信全力做好重要通信保障,提供卫星通信应急线路,开通应急通信基站,确保防汛指挥通信线路畅通。运用通信无人机勘察道路、通信线路毁损情况,实时回传防汛指挥部门,为道路和通信线路抢修提供支撑。

科学调度依托大坝拦洪削峰

8月17日,长江年第5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19日,5号洪水的洪峰开始进入三峡水库,预计最大入库流量在立方米每秒左右。这也是三峡大坝修建以来遇到的最大洪峰。

目前,三峡已开启10孔泄洪。为有效应对建库以来最大洪峰,金沙江下游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联合拦蓄,向家坝出库流量从立方米每秒减少至立方米每秒,流量降幅超5成,为川渝河段和三峡枢纽减轻防洪压力。

近日,四川多地遭遇入汛以来最强连续强降雨,各大江河频现超警戒超保证水位洪水。位于青衣江、大渡河、嘉陵江等流域的水电站纷纷遭遇暴雨洪水侵袭。

8月18日凌晨,四川雅安地区普降大暴雨,青衣江流域流量陡增,华电四川雅安公司水津关电站入库流量急剧增加。3时50分,最大洪峰袭来,入库流量达到立方米每秒,超过电站5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

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险情,中国华电雅安公司立即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公司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30余名党员组成的抢险突击队冲锋在前,迅速对水津关电站采取停机避峰措施,12孔泄洪闸、3孔冲沙闸全开泄洪,确保大坝、堤防、泄洪闸等挡水泄水设备设施安全,并与地方防汛办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4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