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搬运作用和演化

一、三种搬运方式(traction,suspension,solution)

1.  拖运(底运):  物质粗大者多在河床底部被滚动搬运、跳跃搬运。当流速变小时很容易发生停顿而沉积。

2.  悬运:物质较细者,则呈悬浮状态搬运。混浊河水如黄河最典型。

3.

溶运:物质极细者,便呈溶液状态搬运,主要有Ca,Mg,碳酸盐等。

河流的沉积作用:专指河流所经范围内的沉积。

a、沉积的原因:流速降低、水流量减小、搬运物增多。前二者指示搬运能力降低,第三者指示搬运力小于搬运量。

b、河流沉积物(冲积物(alluvium))的五点特征

河流底运-堆积的砾石河床---新疆阿拉沟

分选性好,长时间稳定的河流水动力,可使各种粒级的物质充分分开;磨圆度好长距离搬运与磨蚀,使岩石碎屑变得很圆滑。;成层性好  :夏季洪水期,色淡,物质丰富,颗粒粗;冬季枯水期,色深,物质匮乏,颗粒细。;韵律性好  ;形成递变层理。河流的一次侧向摆动,由下到上可形成:河床相(粗)、漫滩相(中)、牛轭湖相(细)的沉积。河流原生构造发育冲刷痕、波痕、交错层(示单向或往返流向)、砂丘(dune  波高达数厘米)、前积层(foresetbed)等。

钙化台美丽的钙化台

二、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

1.  边滩(点沙坝)(pointbar):凸岸的堆积体。洪水期淹没。由上层河水从凹岸朝凸岸的单向环流搬运、沉积而成。

2.  心滩(channelbar):  开阔处流速变小→障碍物导致双向环流→碎屑物集中在河流中部沉积→不断淤积形成心滩。心滩在洪水期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

3.  江心洲(centralbar):心滩扩大则为江心洲。特点:洲头侵蚀,洲尾沉积,向下游迁移,一般汛期不会淹没。如移向河边,则和河漫滩会合。如南京八卦洲,湘江橘子洲。

湘江橘子洲

4.河漫滩(floodplain),边滩加宽、加高,面积加大,形成河漫滩。洪水期淹没、枯水期露出水面。宽广的河漫滩可形成平原或丘陵地区。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上部为河漫滩泥质粉沙质沉积,下部为河床砂砾沉积。

5.  自然堤(dam):洪水溢出河岸,流速骤降,大量泥沙沉积,形成自然堤。成为阻挡一般洪水的天然屏障。如长江芜湖与安庆间的自然堤。

芜湖

6.  冲积平原(alluvialplain):河床连续摆动,河漫滩连片扩大,形成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流冲积物组成。与洪积平原的区别:河流与洪流。

芜湖

7.三角洲(delta)在河口部位,因流速降低,动能减小,形成的大规模沉积体。平面上呈三角形,称之。进一步发展则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的形成条件(1)  有充足的沉积物来源;(2)  河口处坡度较小,易于沉积(日本东部不能形成);(3)水动力较小,沉积物易于保存。

三角洲的形态(1)  鸟嘴状(一条河流入海者,如长江);(2)  鸟足状(若干条河流入海者,如密西西比河);(3)扇形(许多条河流入海着,如黄河)。

勒拿河三角洲卫星图

唐时,扬州位于长江口,是个繁华的出海港口。  现在的上海是公元10世纪才露出海面形成陆地的。元朝年设县,年才成为商埠。

三、河流的均夷化与去均夷化

1.  均夷化(gradation):河流削去河底的突起、填平凹地,达到平衡的过程。

2.  去均夷化(degradation):当陆地上升,侵蚀基准面(海平面)下降时,平衡会被破坏,河流就会重新下蚀,此过程称为去均夷化。它可形成:深切基岩的河曲与  河流阶地。

阶地剖面示意图

3.  三类河流阶地(terrace)

堆积阶地(accumulationterrace):近河床,全部由沉积物组成;基座阶地(basementterrace):斜坡上基岩裸露,阶地面上零星沉积;侵蚀阶地(erosionterrace):远离河床,全由基岩组成的平台。南京雨花台为浦镇组Np的堆积阶地,故砾石(雨花石)很多。

阶地剖面示意图

4.  河流阶地六点特征

(1)  原河谷残留在新的谷坡之上;

(2)  具平坦的表面和陡坎,陡坎向河倾斜;(3)沉积物为泥、沙、砾;

(4)可对称也可单侧;(5)洪水季节也不淹没;

(6)  形成多级阶地,底新顶老。

(吐鲁番火焰山)

四、河流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1)河流区域性分布及总体流向常受区域性地质构造制约。

(2)河谷的位置与取向受局部性地质构造控制。

(3)水系的型式,反映区域性地质构造的特征。

五、河流的演化特征

1.  准平原化(peneplaining):使高山变成平原的地质作用。为河流老年期的标志。

2.  夷平面(planationsurface):当后期地壳抬升时,河流再下蚀,起增大,导致原先被松散沉积物复盖的平地抬升,形成一系列起伏状的平顶山地。若其相邻的平坦山顶均位于同一高度,则可代表当时准平原的表面,称作夷平面。

3.  河流地貌的三期演化

幼年期地貌(“V”形谷):以下蚀为主,形成高山峡谷(Gorge)。我国第一大峡谷:长江上游云南金沙江虎跳峡;第二大峡谷:长江三峡=瞿塘峡(川)+巫峡(川鄂神女峰)+西陵峡(鄂)壮年期地貌(“碟”形谷):以旁蚀为主,形成宽阔的河谷和低山丘陵。注意与“U”形谷的区分(冰川作用成因)。

幼年期河谷:“V”字形壮年期河谷:平坦宽阔

老年期地貌:形成准平原。地表微弱起伏,存在少数孤立残山。如淮北准平原。

老年期:准平原化

河流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了解河流的作用和演化过程更有助于我们去保护河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8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