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二分析地理成因类
考查频度:★★★★★难易程度:★★★★☆
设问形式
“说明……形成的原因”“分析……分布的原因”“阐释……变化的原因”
“分析……地理现象发生的(自然或人为)原因”“简述……地区发展……的理由”等
考查方式
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以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或变化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地理环境要素时空分布产生的原因以及某种地理环境要素变化的原因
一、答题思路
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角度考虑,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最主要的方面即可。例如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地形上看,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气候上看,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从水文上看,该地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不利于排水。
人为原因一般要从历史条件、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样,答题时突出对地理事象的最主要影响方面即可。例如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流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严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
二、答题模板
地理要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气温
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
①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纬度低,气温的年变化较小,纬度高,气温的年变化较大。
②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来源:学科网]
③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小。
④地势高的地区气温低(海拔每升高米,气温下降约0.6℃)。
⑤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增大。
⑥城市人为热源较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气温高于郊区
降水
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植被和水文状况、人类活动等
①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②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⑤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湖沼、水库周围,空气湿度较大,降水相对较多;
⑥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雨岛效应、人工降雨等方面
2.河流特征成因分析
地理要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流量变化
降水量的变化或气温变化;流域面积的大小;水利工程和湖泊的调蓄功能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河流的流量较大;修建水利工程(水库),下游的流量变化减小;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湖泊下游地区河流的流量变化减小
凌汛
纬度、流向、流域气候
①由较低纬向较高纬流;
②有结冰期(气温在0℃以下),结冰时间较高纬早、较低纬晚,融冰时间较低纬早、较高纬晚
水能
流量、落差
流域内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且水位落差大的河流水能丰富
航运价值
自然因素(河流的通航里程、水量大小及其变化)和社会经济因素(流域内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和城市数量)
①气候:降水量大,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冬季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常年可通航。
②地形:平原地形,河宽水深,水流平缓,则航运价值大。
③流域内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则航运价值大
3.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人口迁移[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自然原因
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具体结合地区特点分析)[来源:学科网ZXXK]
经济原因
迁往经济发达和工资水平高的地区
社会原因
政策、战争、就业机会和婚姻家庭等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转变、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等
4.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分析
环境问题
成因分析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①地势起伏大,坡度大;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如黄土高原);③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④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②开矿;③土地利用不合理等
土壤盐碱化
自然原因
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②旱涝灾害频繁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
土地沙漠化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土质疏松,植被少,大风日数多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第一类自然或人文地理事象成因的分析
类型一自然地理事象成因的分析
(全国乙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下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6分)[我的答案]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6分)[我的答案]
(2)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的泥沙增加;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巢湖岸线后退后,河流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平坦、松散的沉积物上侧蚀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
圩田海拔低于巢湖湖面,易遭受湖水倒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大,尤其是梅雨期降水时间长;地势平坦,水流慢,排水不畅;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围湖造田、上游水土流失,巢湖淤积,水位抬高。
(全国甲卷)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8分)[我的答案]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我的答案]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8分)[我的答案]
(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广东高考)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图5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图5
(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我的答案]
(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6分)
[我的答案]
(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6分)
[我的答案]
(1)影响因素:盛行风、海陆轮廓、洋流等;南极高纬地区盛行东南风,表层海水受东南风的吹拂从罗斯湾东岸向西岸运动;到西岸后受地形影响向低纬运动;到60°S附近受西风漂流影响形成环流。
(2)从冰筏漂移方向可知,其与极地环流(洋流)方向一致,说明洋流造成冰筏移动;极地环流(洋流)的形成是因为极地东风的吹拂;而极地东风的形成是由于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间存在气压差;两地间的气压差与太阳辐射高低纬间分布不均有关。
(3)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冰面减少,反射减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温度升高,加速海冰融化;降水以降雨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固态降雪,使海冰补给来源变少;与降雪相比,降水的温度较高,增加流经海冰区域温度,加速海冰融化。
(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我的答案]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我的答案]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我的答案]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我的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泥;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全国1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我的答案]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我的答案]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我的答案]
(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全国2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4)(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我的答案]
(5)(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我的答案]
(6)(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我的答案]
(7)(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我的答案]
答案 (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
(3)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4)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全国2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我的答案]
(2)说明毛乌素沙地~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我的答案]
(3)毛乌素沙地~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我的答案]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我的答案]
(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
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8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图8
(1)读图8,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我的答案]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我的答案]
(2)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我的答案]
(3)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