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1800亿施工艰难,为什么有了三峡还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总投资亿元。

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白鹤滩水电站安装16台中国自主研制、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万千瓦,每年平均发电量约.43亿千瓦时,能满足约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可替代标准煤约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万吨。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可谓是一项超级工程,它不仅需要在高山峡谷中架起一座米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还要在地下挖掘出两个巨型的厂房,安装世界上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

这些工程都面临着极大的技术挑战和风险,需要克服地震、泥石流、高温、高压等多种恶劣条件,需要动用数万名工人和大量的机械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建设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水电站呢?它是否值得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呢?它是否会对我们的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呢?它又是如何与已经建成的三峡水电站相互协作和补充的呢?

白鹤滩水电站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国家和地方的能源需求,实现能源转型和西电东送的战略目标。白鹤滩水电站的发电量相当于全国电力消费量的2.5%,可以为江苏、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的清洁电能,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发挥水能资源的优势,还是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综合利用和保护。白鹤滩水电站的防洪、航运、水资源等综合效益,都是为了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白鹤滩水电站具有重要的防洪功能。白鹤滩水电站的水库正常蓄水位为米,预留防洪库容75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的容量。白鹤滩水电站可以在汛期拦截金沙江上游的洪水,减少下游的洪峰流量,降低下游的洪水水位,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白鹤滩水电站与金沙江下游的其他梯级水库联合运用,可以使川江沿岸的宜宾、泸州、重庆等城市的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同时可以减少进入三峡水库的洪水,配合三峡水库运用,能有效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灾洪水和分洪损失。

白鹤滩水电站具有重要的航运功能。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可以改善金沙江下游的通航条件,提高航运能力和安全性。白鹤滩水电站的水库蓄水后,可以使金沙江下游的水位提高,增加航道的水深和宽度,提高船舶的通航能力。

白鹤滩水电站的船闸设计为双线四级,每级可通过吨级船舶,每年可通过船舶约1.2万艘次,年运输能力达到万吨。白鹤滩水电站的船闸与三峡水电站的船闸相互配合,可以实现长江上游的航运互通,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物流和贸易。

白鹤滩水电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不仅考虑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充分考虑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在生态环保、移民安置、社会发展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成果,如下:

白鹤滩水电站采用了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白鹤滩水电站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循了最小化占地、最大化保护、最优化配置的原则,尽量减少了水库淹没面积、坝址迁移人口、工程建设材料等,降低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白鹤滩水电站还采用了低热水泥混凝土、高效节能水轮发电机组、智能化运行控制系统等技术,减少了温度应力、能量损耗、运行风险等,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白鹤滩水电站推动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地方的发展动力。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创业、财政收入等,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白鹤滩水电站还利用水库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一批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等项目,打造了一条金沙江水上旅游带,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语

白鹤滩水电站是一项世界级的超级工程,它不仅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流域的综合利用工程,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工程。它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国家和地方的能源需求,实现能源转型和西电东送的战略目标。

是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防洪、航运、水资源等综合利用和保护,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环保、移民安置、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平衡和协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8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