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实至名归的水电王国

白癜风好不好治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73918.html

在凉山,只有当你真正走近百万千瓦级的电站大坝,才能真切地感受“当惊世界殊”的惊喜和震撼。走在波浪滚滚的江边,看高峡出平湖,那些惊叹的、激动的、振奋的、骄傲的情感融入这一江山水。

如果有幸遇到泄洪的场景,相信亲身的感受要比在电视中看到的更壮观、更直接。只见几条银色的巨龙喷薄而出,白色的怒涛从几百米的高度直泻而下,滚滚江水在飞落中奔腾、翻滚、跳跃! 然后猛然撞击在大坝底下的缓冲带上,无数水花在轰然巨响中再度腾起,在空中化为一片白茫茫的水雾。

在凉山,这样直击心灵的场景不算稀罕,毕竟装机规模排名世界前十的水电站,就有3座位于凉山与云南交界的金沙江上。而国家在“三江”干流上规划的14座装机容量万千瓦至0万千瓦以上的巨型水电站,凉山就涉及有9座。

凉山江河纵横,山峦绵延,流淌着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众多的河流。大山大水造就了举世无双的水能资源,在全国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域中,没有一个地区能与凉山相提并论,这是天赋的资源,美丽、雄奇、壮观,但并不止于此……

不尽江河万古流

四川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的美誉,而凉山就如同川蜀大地上的一朵奇葩,山与水就如水乳交融,美不胜收。造就这神奇山水的重要因素,便是这丰沛的淡水资源。

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穿境而过,除了“三江”干流,凉山还有星罗棋布的中小河流条。其中流域面积在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条,流域面积在0至几千平方公里的有11条,水能技术可开发量超过0万千瓦。

这些河流一般源于高山,最后汇入江河,河床坡陡流急,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然而,富集的资源却千年沉睡。建州前凉山的水电开发几乎为零,不要说用于发电取能,就是基本的生产生活用电都难以满足,所以民谚有云:“水在江中流,人在岸上愁”。

从前,凉山很多地方的照明用的竹竿和松脂,七八岁以上的小孩有个特殊任务,就是取松脂。每天,孩子们就背着干粮,成群结队走进松林,睁大双眼,一棵一棵地找,一点一点地取,到太阳落山后,他们才带着各自的成果走回家。晚上,大人们把松脂加点炭灰捏成一块,放在锅桩上点燃,人们就坐在周围抓紧做事。有的,还采取燃竹竿的方法照明,竹竿虽然取材方便,但必须有人专门掌管,烟雾又大。松脂使用方便,但燃烧太快,取材不便,材料又紧缺。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煤油和蜡烛才慢慢流入了极少数相对富裕的人家。但人们依然不知什么是电。

“农村全靠燃烧松脂,或烧山竹借光照明,少数农户使用棉籽油或煤油照明,机关、学校及县城居民户都使用煤油灯或马灯照明。”如今,说起过去没有电的艰苦岁月,很多老人依然记忆犹新。

凉山人就这样守望着奔流不息的大小河流,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烦恼、渴求、等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江水从自己门前白白流走。

从黑暗走向光明

时光荏苒,在新中国成立后,凉山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

据史料记载,早在年,成勘院对安宁河流域及大桥水库进行调查、规划和勘测设计。年1月,四川省水利厅规划队对安宁河进行首次规划,编制《安宁河流域规划报告》。

年初,成立了西昌专区水电勘测设计队(现凉山水电勘测设计院前身),开始开展水能资源的勘测设计,但工作进展十分缓慢。

年8月,凉山州第一座单机千瓦的骨干电站——大桥电站动工,于年10月建成投产,装机容量千瓦。是年开始到年,凉山的水电开发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四川省计委、建委于年2月16至25日,在凉山州雷波县召开全省小水电建设经验交流会后,凉山的小水电开发才迎来一个小高潮。

到年,全州已建成水电站处,总装机千瓦,年发电量近9千万度。年,全州全年又建成小水电座,装机千瓦。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凉山州逐渐重视水能资源的勘测开发,这段时期,全州逐步出现了一些装机容量上万千瓦的水电站。

年1月8日,中国科学院能源委员会在凉山州内部分地区进行航空遥感试验,这次试验除为二滩水电工程规划提供可靠的地质、水文依据外,并开展地质、地理、资源、矿产、环境、生态多学科研究,对州内工农业生产建设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年7月,四川省水电勘测设计院提出《安宁河流域水利水电规划简要报告》,规划项目有大桥、米市、东河等13座水库,大桥等22座电站;同年10月12日,州人民政府致函水利部请求重点扶持凉山州开发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年11月15日,全州地方骨干电站——总装机8台、总容量1.8万千瓦的拉青电站正式投产;12月,冕宁县观音岩电站投产运行,装机1.75万千瓦

……

“加强民族团结,开发富集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凉山而努力奋斗。”水能资源是凉山的富集资源之一,开发水能资源,可以推动凉山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世纪90年代,凉山的水能资源开发又迎来一个小高潮:

《美姑河水电规划报告》《美姑河柳洪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于年6月分别通过审查;同年12月装机容量1.8万千瓦的布拖牛角湾水电站正式动工;

年6月30日,布拖牛角湾二级电站发电……

滔滔江河在滋润四方养育沿岸百姓的同时,也让沿岸百姓一步步从黑暗走向光明。

水能开发主战场

凉山,水能资源富甲天下。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犹如三条巨龙,把青藏高原庞大水能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到凉山,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水能资源王国”。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即开始系统勘测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能,规划“三江”水能开发。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又派出“三江”考察团,专程来凉山考察,对开发利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寄予厚望。

年11月,在成都举行的“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高级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未来20年内,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将成为中国水电开发的主战场。

主战场的中心在哪里? 在凉山!

凉山州辖区面积仅占全国的千分之六,水能资源却占全国的11%,占四川的41%,平均每平方公里可开发电量达万千瓦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8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比世界上水能资源密集度最大的瑞士还大4.4倍。

凉山水能资源蕴藏总量达到7万千瓦,可开发量达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水电站”。国家规划“三江”干流水电开发量为万千瓦,凉山境内约占万千瓦(界河按一半计算),居“三江”流域所辖市州之首。国家在“三江”干流上规划了装机容量万千瓦至0万千瓦以上的巨型水电站24座,凉山就有10座。国家规划的13个水电基地,凉山就有3个。全国在建和已建成的水电装机在千万千瓦以上的巨型水电站有4个,而凉山就有3个。

凉山,依托天赋的资源优势,是名副其实的“水电王国”。

据相关调查表明,凉山水电开发不仅具有大流量、大落差、大规模、大调节、大集群的显著特点,同时还具有淹没少、移民少、干扰少、投入少,综合开发条件全国第一的比较优势。这“一大一少”,带来的将是巨大的效益和丰厚的回报。

在过去的数年间,凉山水电开发在西南水电开发乃至全国水电开发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沙江上,装机万千瓦的溪洛渡水电站已全部投产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的白鹤滩水电站和装机万千瓦的乌东德水电站已经实现首台机组发电。

雅砻江上,装机万千瓦的官地水电站,装机万千瓦的锦屏一级水电站,装机万千瓦的锦屏二级水电站已全部投产发电,装机万千瓦的杨房沟水电站已经实现首台机组发电,装机万千瓦的卡拉水电站和装机万千瓦的孟底沟水电站正在建设中。

大渡河上,装机万千瓦的瀑布沟水电站,装机66万千瓦的深溪沟水电站已全部建成发电。

天赋资源其利当时

在21世纪,什么是最炙手可热的财富? 答案可能只有用“资源”二字来概括。

这一财富在凉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凉山水电开发的历史洪流中,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国电”、“华电”、中国水利水电集团……这些中国水电行业的巨头,相继在凉山摆开了战场。

凉山州委、州政府认为,凉山经济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处于腾飞的临界点上。夯实和谐之基靠什么? 跨越和腾飞的支撑靠什么? 靠的就是凉山丰富的优势资源。

水电,不仅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也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相关专家介绍,在电站的建设期内,投入的资金及其产生的增加值必将对凉山州GDP增长作出重要贡献。而当“三江”流域国家大型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巨大的水电销售收入。

年以来,凉山州委、州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机遇,以强劲发展势头,全面推进打造千亿级水电产业的航母,凸显其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优势及地位。

据水电专家介绍,一台70万千瓦水能机组,每秒钟产生的效益是25元,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就锦屏一级水电站建设对四川省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的预测研究表明,锦屏一级静态投资亿元,可拉动四川省总产值亿元。雅砻江中下游梯级电站静态投资合计约0亿元,照此计算可拉动四川省总产值约亿元。

另外,梯级电站建设所需大量劳动力多数都来自地方,将直接拉动凉山的就业。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每一万千瓦装机就需要人工10万工日,凉山多万千瓦装机的建设合计需要人工6亿工日,若一年按照天劳动日计算,相当于提供了万个就业机会,平均每年可安排约14万人就业;围绕电站建设,周边第三产业也将大大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水电资源的开发,是促进凉山经济发展的能源动力。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每万千瓦装机就需要水泥吨,钢材吨,机电设备投资万元。雅砻江流域近万千瓦装机的建设合计需要消耗水泥万吨,钢材万吨,机电设备制造投资为亿元,将极大地拉动相关产业的增长。

“三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建设规模巨大的资金投入,以及投产发电后显著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延长水电经济的产业链也将促进就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凉山,在抢抓国家发展清洁能源、低碳经济和西电东送的战略机遇过程当中,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水电王国”。随着水电滚动开发工程的逐步竣工,“三江”正在变成流金淌银的财富之河。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艳

编辑/钟毅

责编/李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