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千万村路铺向小康路
几年前,阿达么友杂和家人开了阿布洛哈村第一家小卖部,开业之初,路还没有修好,她借了3匹马,花了整整2天,才把货从县城运来。“现在通过公路拉到门口,直接打个电话就可以了,送货上门。”
为65户个人在绝壁上修建一条3.8公里长、4.5米宽的通村公路,耗费多少成本才划算?在有的国家和地区,也许要算一笔详细的经济账,但在中国,这是笔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民心账
以人为目的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24岁的阿达么友杂人生第一次穿上高跟鞋,踩上阿布洛哈村前那条平整的柏油路时,差点哭出来。“比生完孩子还激动”。
那是年,“三区三州”之一的四川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建成,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具备通硬化路条件的建制村”成为历史。曾经出村要沿羊肠小道走3个多小时,而今坐车10多分钟可出村,2小时就到县城。
阿布洛哈,彝语意思为“高山里的深谷”,坐落于金沙江大峡谷深处,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因为交通不便,该村贫困发生率曾达74.8%。
贫困的曲线随着山间曲线的出现,陡然消失。那年春节,阿达么友杂终于可以带着两个孩子,去县城看看。自从修路后,她感到村里的生活“总是在变变变”。
解放人、保障人、发展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无数像阿达么友杂一样的人,踏上了一条崭新的人生路——一头是贫困,一头是小康;一头是过去,一头是未来。
小山村的蜕变
阿达么友杂的弟弟阿达拉日的早餐,是从一碗火鸡面开始的,就是美食主播常吃的那种。有时,“菜单”里还会有螺蛳粉——都是对象罗玉玲网购的。
“他以前不喜欢吃这些,就习惯他们这里的饭菜。跟我在一起之后,我买了很多款火鸡面给他试吃,现在他经常自己主动买。”罗玉玲说。
公路修通之前,别说火鸡面,酱油、醋这些城里人见惯的东西,在这个被山围困的村庄都是稀罕物,村里有些老人甚至一辈子没有吃过外面的菜。几年前,阿达么友杂和家人开了阿布洛哈村第一家小卖部。开业之初,路还没有修好,她借了3匹马,花了整整2天,才把货从县城运来。
现在,啤酒、可乐、冰棍等多类饮料、食品摆满了阿达么友杂的小卖部,村民改变了大量囤积生活用品的习惯。“运货的话,现在通过公路拉到门口,直接打个电话就可以了,送货上门。”阿达么友杂说。
这几年,她的进货清单里又多了好些生活用品——和路一起修好的还有村民们的新居。“搬到新房里面可能要讲究一下才行。”
如果还买不到,就网购。
“车路双通”的两个月后,阿布洛哈村村民且沙次尔收到了人生中第一单快递——一台电视。这也是这个村迎来的网购第一单。
“真没想到,我网购的电视机真的到货了,娃娃可以通过电视机看到外面的世界了。”且沙次尔说。
“这个是音量,这个是频道”……快递小哥组装调试好,现场教起且沙次尔如何用电视。
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村里不通电,仅有的黑白电视机要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每当要播放时,村里都会隆重地用喇叭通知。
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电视机时的惊讶,“一块玻璃,人是怎么进去的?”
如今,电子产品在村里已司空见惯。前些年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来,不仅拿着智能手机,还有平板电脑,村委会也开始用电脑办公。时不时有商家开车进村提供手机照片打印服务,每次都被村民层层围住。
电网、敬老院、卫生站也在修路的前后建设起来。年,依托特色产业和就地务工增收,阿布洛哈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不足元一跃达到元。
“日子越来越红火!”今年1月,刚在年猪宴上坐稳,阿达么友杂就打开手机,开始当天的直播。去年,阿达么友杂办起网店销售农产品,带动村里十多户脱贫户增收十余万元。
近亿人重置人生
从年底到年底,阿布洛哈村的故事,在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上演。仿佛人生重置,站上了一条全新起跑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中国共产党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从数量上看,到年底,中国现行标准下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从速度上看,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中国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贫困人口粮谷类食物摄入量稳定增加,“不愁吃”问题基本解决,重点贫困群体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从年的70%提高到年的83%。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得到充分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实现动态清零,年贫困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
——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得到有效保障。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曾经被病魔困扰的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
——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年至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亿元补助资金,支持.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贫困群众改造危房,帮助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住上了安全住房。
致贫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机制也必须多样。从东西部协作,到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扎根全国,再到打破藩篱鼓励资本、技术、企业与贫困地区对接资源……很少有哪个国家,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完成这样一场从行政资源到市场要素的总动员。
“我们在很多国家都有帮助当地民众脱贫的项目,但是像中国这样取得实际效果的却不多,我一直在思考中国成功的秘诀。”世界粮食计划署一位官员说道。
中国曾是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几十年间,角色翻转,中国不但不再需要无偿粮食援助,还成为施助者。上述官员总结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消除贫困目标的坚守和付出,大概就是秘诀所在吧。”
如同回应,年3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行的“促进落实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的减贫实践”线上主题吹风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发言说道,中国的减贫成绩来之不易。回顾中国的实践,可总结出四点经验:一是坚强有力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四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决胜小康的实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凸显“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原则。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新完工的村道(年6月30日摄)江宏景摄/本刊
为了谁
为65户个人在绝壁上修建一条3.8公里长、4.5米宽的通村公路,耗费多少成本才划算?
在有的国家和地区,也许要算一笔详细的经济账,但在中国,这是笔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民心账。
年6月,阿布洛哈的通村公路开工。因地形复杂,4个月才修了3公里和1个隧道。当地多方协调,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吊着一台挖掘机飞抵。很快,所有施工设备都被这架“巨无霸”运到了村里,实现双向开工。
调用直升机,看似容易,实则不简单。直升机公司在青岛,飞机停在广西,飞行和技术团队是中外组合,专用的航油从昆明调运,负责加油的技术人员从成都赶来……
为修一条通村路,动用重型直升机,这是我国交通建设史上的第一次。这条3.8公里的通村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超千万元。
不计成本的,不仅是路。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背后是一些地方“年也收不回来成本”的电力基础设施投入;全国常态化开行了80多对公益性“慢火车”,票价几十年不变……
就在阿布洛哈通村公路修通的这一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元,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已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发展为了谁?
两条曲线某种程度上正回答这个问题。
不久前公布的中央各部门年预算显示,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继续收窄。据统计,中央部门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已从年的81.07亿元减少到年的51.87亿元,累计下降36%。财政部等多个部门今年公共预算拨款规模缩减,而疾控体系改革、粮食安全等领域均有相应增加。
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连续十年不低于4%,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我国卫生总费用从年的亿元增加至年的亿元,年均增长8.7%(按可比价格计算),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速。从年至年,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由元增长到元左右,全国月平均失业保险金水平由元提高到元……
伴随阿布洛哈的孩子们向往读书改变命运,中国已建成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年的12.5%提高到年的54.4%。
保障脱贫人口免于因病因灾致贫返贫,中国基本建成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在内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年6月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年的67.8岁增长到年的78.2岁,背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达万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万人。
“以人为目的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研究员闫茂旭在《瞭望》新闻周刊刊发的署名文章中写道。
阿达么友杂说:“我家和乡亲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
沿着这条路,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阿布洛哈村民回乡创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村子,去看外面的世界。“路通了,我坐了汽车、火车,还想坐一次飞机。”村民比机拉要老人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