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为证喜见变迁新华社客户端

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02/4778971.html

↑这是8月14日拍摄的横跨金沙江的大桥(无人机照片)。

滇川交界,金沙江深藏在高山峡谷之底。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村民的房屋分布在江边悬崖上,有的距离江面数百米,江对面是四川省布拖县冯家坪村。没有溜索前,村民过江要走山路到江边坐船,一个来回数小时。年,蒋世学和村里一些人家合伙修建鹦哥溜索。两根钢缆绳固定在岸边水泥桩上,用铁条与钢筋焊接而成的溜箱内铺了木板,由四个滑轮挂在钢缆绳上。刚开通时,过溜要靠人力,后来换成柴油发动机做动力,近几年用上了电动机,过一次价格也涨至每人5元左右。近20年间,蒋世学几乎是村里最忙碌的人。“以前,过溜的人一天要打来几十个电话。大桥修通后,除了家人偶尔会打一两个电话外,电话铃声不再响个不停了。”蒋世学说。

↑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在操作溜索(8月14日摄)。

几年前,国家启动了“索改桥”工程,鹦哥溜索被列入该项目。年7月,此处“索改桥”工程正式竣工,新建的横跨金沙江的大桥宽9米、长多米。年6月底,大桥到村庄的引道全面竣工,两岸百姓出行不再依靠溜索。

↑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右)和老伴在家中的院子里剥玉米(8月14日摄)。

村里商量后,鹦哥溜索作为一个旅游体验项目继续保留。虽然还对以前繁忙的溜索岁月有些不舍,但通桥通路后的变化,蒋世学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说,时代发展,大家过上幸福的日子,溜索已成为“老古董”,它是交通不便的代表物件。留下它,让子孙后代感受一下交通不便的情形,也是一个见证,我们发展的见证!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影报道

↑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在操作溜索,旁边的墙上是他留下的联系电话(8月14日摄)。

↑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在修整溜箱(8月14日摄)。

↑闲来无事的时候,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总会站在溜索操作房的房顶上看看(8月14日摄)。

↑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在修整溜箱(8月14日摄)。

↑游客们在体验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村民蒋世学操作的溜索过江(8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走在大桥上(8月14日摄)。

↑这是8月14日拍摄的横跨金沙江的大桥(无人机照片)。

↑游客在体验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村民蒋世学操作的溜索过江(8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这是8月14日拍摄的横跨金沙江的大桥(无人机照片)。

↑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在大桥上远眺(8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

↑闲来无事的时候,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总会站在溜索操作房的房顶上看看(8月14日摄)。

↑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在修整溜箱(8月14日摄)。

↑路通之后,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家里也买了摩托车(8月14日摄)。

↑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在操作溜索前仔细检查(8月14日摄)。

↑云南省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的蒋世学在操作溜索(8月14日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2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