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频繁出现的昆仑山,真实位置究竟在

传说远古的天神都是从昆仑山来到人间,而这个地图上面,竟然记载了传说中昆仑山的所在地!

没错,我们要寻找的,就是那个在山海经中频繁出现的昆仑山,作为我国神话排名榜第一的神山,它的真实位置究竟在哪儿?从来都无人知晓,目前西北处的那座昆仑山只是被后来命名的产物,尽管它也非常神秘,比如这样:

00:35

在昆仑山附近,静电居然可以强到如此地步,仿佛一瞬间化身司雷之神,不仅如此,还有这样:

00:24

在能正常拍摄其他画面的情况下,唯独雪山似乎被设了一道屏障,根本无法拍摄,不过,诡异的背后,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那个昆仑山,真正的昆仑山,还有众多硬性条件,比如在外形方面:

《河图括地象》:昆仑,天中柱也,气上通天。

《神异经·中荒经》: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圆周如削。胡应麟《飞来峰》:昆崙一柱从天象,滟滪孤根拔地来。

昆仑山应该是个连接天地的柱状山形,可翻遍了整个昆仑山脉,只见四处都是凌厉的山峰,唯独没有类似柱状的山体,其次

《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

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相去正等,面方各五千里”,“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

《河图括地象》:“龙池之山,四方而高,中央有池“

《史记·大宛列传》:“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昆仑不仅是一座类似柱状的山,还应该是一座四方偏高、形似偃盆的方山,特别是顶上还有池,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线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记载:昆仑“面有九井,以玉为槛”

《大荒西经》中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此山万物尽有”,这段话讲述的是昆仑山的明确外置在西海的南边,周围有流沙,一黑一红两条河流分布在前后,此山万物尽有,外边还有座炎火之山,

经过查询,面有九井的井字泛指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九字在古代又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不代表只有九个,意思是真正的昆仑山上应该还有非常多的坑洞;

综上所述,昆仑是方形的山,是柱状的山、顶上有池,还有很多的坑洞,显然现在的昆仑山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我们按照古地图上的标注,能否找到一些上古的痕迹?

此图叫《坤舆万国全图》,来头非常大,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世界地图,更关键的是,此图居然来自于梦中!绘制之前利玛窦并没有出游过全世界,更没有现在的卫星科技,那他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

利玛窦本人回应,完成这幅地图,全靠一位道人,时间回到年,利玛窦正准备睡觉,突然听到有人来敲门,一开门发现是个道人,在交谈过程中他们聊了很多有关上古的地理知识,利玛窦突然觉得世界地图的样子在自己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正在不断完善细节的时候,道人逐渐消失,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身影闪闪发光,接着,圣光中传来了笑声,说:既然知道了,何不把它画出来!

突然,窗外电闪雷鸣,利玛窦被惊醒了,原来是一场梦,于是到了第二年,利玛窦再次去北京觐见大明皇帝的时候,带去的礼物就包括这幅创作出的坤舆万国图,古地图上显示,昆仑山就在成都的西边,右边有洞庭和衡山,下面有金沙江、丽江、洱海等;

对照现代卫星,在昆仑的区域里一座神山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成都的朋友,他们可曾告诉过你,如果你来成都,说不定哪天就会突然发现天空上竟然挂着一排像天宫一样的雪山,它们泛着一种绮丽的金光,你会看得出神;

真正的那种直击心灵和脑海的感觉,因为你所见的除了太阳光、可见光以外,还有天穹上的黄道光和来自宇宙最深处的伽马射线,而最高大的那一座,正是蜀山之王-----木雅贡嘎,海拔米,

全球攀登死亡率最高的山峰,当你第一眼看到贡嘎山的时候,只会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强大气场,甚至能有一瞬间元神连通太虚的幻觉,它会不会就是地图上标注的那座昆仑山呢?

伽马射线,这个词听起来很现代很科学,但如果我和大家提起在远古时人们所说的接收天地之灵气,修炼成仙时!这时你会不会觉得这个来自外太空的伽马射线和这个天地灵气如出一辙呢?并且,从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贡嘎山以及峨眉山,这些地方在古代都是修炼的圣地。难道昆仑山真的就在这里?

可惜的是,贡嘎山凌厉的山峰,犹如一座巨型金字塔矗立在群山之中,却并无我们在上一集中所提到的昆仑山是柱状方形山的显著特征,长年的积雪也更加证明不了此山万物皆有的特点。那座被标注在成都旁边的昆仑山,你究竟在哪里?

我们对照古地图上的标注,结合现代卫星翻遍了对应区域的所有神山,唯一能够对应记载的就是瓦屋山,我们在第一集曾提到昆仑是一根柱状的山形,“昆仑,天中柱也,气上通天,圆周如削,相去正等,面方各五千里,虚四方”,并且还是一座方山,而瓦屋山很明显就是一个标准的的特殊柱状的方形山,海拔米,而且四周陡峭,

特别是遇到云雾缭绕的天气,我们就能看到气上通天的盛景,平展开阔的表面,宛如一张巨型的方桌,还有这张图,在云雾的衬托下完全就是一张正方形的平桌,有没有可能当初的古人就是看见这等场面才记录了下来?

并且昆仑其上有醴泉瑶池的这个线索我们也找到了,《史记·大宛列传》:“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这是重中之重,在瓦屋山顶中央的位置有个鸳鸯池,面积亩,象一面宝镜镶嵌在茫茫林海之中,清泉四时涌流,冷杉及杜鹃林环绕四周;

更有趣的是,醴泉还有个地理位置-眉山县,如今的眉山县一般指眉山市东坡区,而瓦屋山上的鸳鸯池正好在眉山县的西部,这对应的也太精准了吧!

同时,瓦屋山上还遍布着许多巨型的神秘大坑,坑附近还有好多炼铜的痕迹,这些由黑色石块组成的石堆就是古铜矿的矿渣,它们堆积成山,再一次验证了“昆仑多金,面有九井”的说法;

真相已逐渐明了,但还有个更关键的线索等待我们去验证,《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昆仑在“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此山万物尽有。”

让我们调至卫星页面,这里是青海湖,又名西海,而瓦屋山又正好处于西海的南方,正可谓西海之南,另外,关于流沙之滨我有个猜想,有没有可能山海经里所有提到的流沙并不是沙漠?而是指的一条河,如果我们按照沙漠的思路去寻找那肯定是找不到的;

相反,如果按照河的思路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在瓦屋山的不远处西南方的位置就有一条流沙河,有趣的是,金沙江的流域也在这个位置,这不就是流沙之滨吗?除开赤水暂没找到具体位置,但已能确定黑水就是符汶河的其中一条支流,就在这个位置,

黑水之前正好是瓦屋山,弱水就是如今的雅砻江,古名叫若水,也正好处于瓦屋山的正下方,途径流域也正好验证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那其外有炎火之山又该怎么解释呢?这个似乎更简单了,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木雅贡嘎吗?

作为海拔米四川省最高的山峰,你在成都市区仅用肉眼就能直接看见,难道你在距离更近的瓦屋山就看不见了吗?每当日照金山的时候,不就是炎火之山的描述吗?金光洒过来,我们眼前正是那座像金佛一样高大的木雅贡嘎;

而你更想不到的是,多种珍稀植物在这里栖息生长,0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溪流密布,温泉众多,再加上无数的瀑布群,再一次验证了山海经中形容昆仑山的那句话:此山万物尽有;

看来,我终于找到了传说中昆仑山的所在地,我们还能发掘它的更多秘密吗?果然,在瓦屋山所处的洪崖县县志中,我们发现明清时期瓦屋山就一直被借以妖山之名长期封山,禁山的时间持续了几百年,但原因却毫无记载;

尤其是瓦屋山的迷魂凼就是中国最恐怖、最神秘的地带之一,据说至今无人走通,有去无回,被称为黄泉路,老一辈人也从小被父母千叮万嘱,不能随意走进山中;

比如年,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带领团队来瓦屋山考察,突然间信号中断,罗盘失灵,考察团队走了三天三夜才走出山谷,也许这就是昆仑山的威仪吧!

往昔,它像一片令人望而却步的秘境,浓雾弥漫,今日,终于剥茧而出,为人敬仰,历史的每一刹那,都将凝结成永恒,镌刻在雄奇的山川之间!

如果我的作品能带给你一点点的触动,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7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