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题滇中引水工程试题设计
高中地理
试题设计
-EDUCATION-
试题设计是研究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的关键途径之一,也是教会学生解题的教师自我的思维储备。
01.试题设计
材料一由云南昆明、楚雄、曲靖、玉溪等城市组成的滇中地区生产总值占云南省生产总值50%以上,工业产值更是占全省生产总值8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省30%以上。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
材料二自年以来70年间,滇中地区旱灾年份达30多年。旱灾严重制约着滇中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缓解滇中旱情,年“滇中引水”工程开工,水源地位于丽江市石鼓镇上游约1.5公里处金沙江右岸,金沙江水自西北流到此处后转向东北,被誉为“长江第一湾”,输水线路途径丽江,楚雄,昆明,玉溪,终点为红河州个旧市新坡背。输水全程余公里,其中地下隧洞输水工程占比高达88.96%,年6月,“香炉山隧洞”贯通,标志着工程取得阶段性突破,“滇中引水”工程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引水工程。
材料三图1是“滇中引水”工程输水线路图。
1.分析石鼓镇作为引水工程水源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从云南降水分布特征分析滇中地区旱灾频繁的原因。
3.分析输水工程中主要采用隧洞输水的优势。
4.从自然角度指出滇中引水工程隧洞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02.参考答案
答案:1.位于金沙江上游河段,水质较好;金沙江该河段河流流量大,可满足调水需求;取水点地势相对高,可实现自流输水。
2.云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夏季多,冬春季节少;夏季风不稳定,季风偏弱年份降水较少;受周围山地阻挡,夏季风难以深入滇中地区,降水四周多,滇中少;西北高大的横断山脉阻挡印度洋北上的暖湿气流,形成地形雨,云南降水西北多,东南少,滇中降水稀少;云南山地广布,地势陡峭,焚风效应显著,降水山区多,滇中河谷,坝子少。
3.云南地处低纬地区,蒸发旺盛,隧洞输水可减少水分蒸发;隧洞输水减少地表污染物汇入,保障水质安全;隧洞地下工程建设可减少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下隧洞的影响小,建成后维护成本低。
4.云南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条件复杂,隧洞施工会引发坍塌造成安全隐患;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丰富,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水涌构成威胁;云南地表崎岖,原料运输困难;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环境保护要求高。
03.解析
命题意图:近年来,中国多地出现旱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以“滇中引水”工程为背景材料,结合云南区域特征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基于区域认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素养。要求学生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对滇中地区生产生活实际需水特征进行分析,对石鼓镇河流概况作出准确的区域水资源特征分析。考查学生提取——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实践能力。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降水分布从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来组织答案,考查学生时空综合能力。降水在地形,气候,大气环流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需要学生结合材料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同时,要解决本题,学生还要能够依据材料对云南的气候,地形,大气环流等区域概况作出评价,最后得出在特定区域背景下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旱灾出现的答案。
第3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素养。要求对地下隧洞输水和地表输水做对比,分析隧洞输水的优势,在对比的基础上得出答案,需要学生基于实际区域背景分析两种输水工程的优劣得出答案。还需要考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下工程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培育学生人地协调观。
第4题着重考察人地协调观素养。一方面,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着工程建设的周期,技术要求,安全等。另一方面,工程建设的困难体现着滇中地区缺水的严峻形势,引导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的观念。实现了“人对地,地对人,人地协调”的考查要求。
解题思路:1.滇中地区人口,产业密集,需水量较大,生活供水对水质要求高,生产供水对水量要求大,石鼓镇被誉为长江第一湾,补给水源来源广,水量大,且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输水线路长达余公里,实现自流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2.滇中地区旱灾频繁,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进行分析,题目要求从降水分布来解释,可以从降水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来组织答案。第一,从降水的时间分布来看,云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春少,而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蒸发旺盛,导致旱灾;云南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不稳定,季风偏弱的年份水汽来源少,降水稀少导致旱灾。第二,结合图片从降水的空间分布来看,滇中地区西部有横断山区,西南有无量山,哀牢山,阻挡西南季风进入滇中地区,东南季风受中国武夷山,雪峰山等山脉的阻挡,对云南影响小,且云南偏东位置的乌蒙山也对东南季风产生阻挡,季风难以深入滇中。在山脉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四周山脉迎风坡多,中间的滇中地区少;西北部高大的横断山区对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阻挡效果明显,西北部降水多,东南地区受季风影响小,降水较少;同时,云南山地广布,地势落差大,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气流下沉增温,导致滇中河谷坝区更加干旱。
3.隧洞输水的优势是相较于地表水渠输水而言,云南纬度低,隧洞输水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地表水难以汇入隧洞,保障供水水质安全;隧洞在地下施工,不会对地表植被,地形地势等造成影响,较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隧洞建成后深埋地下,地表人类活动对水利设施影响较小,维护成本较低。
4.云南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水丰富,且地表崎岖,生态脆弱。施工过程中技术要求高,运输压力大,生态保护要求高。
end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