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环球网

白痴风是怎么得的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5608303525990815&wfr=spider&for=pc

左上:乌东德水电站大坝工程施工现场。施进军摄

右上: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地下电站肘管吊装现场。余雄飞摄

下图:柬埔寨额勒赛下游水电站的电站拦河坝。余雄飞摄

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坝是世界第一水利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中国水电人曾创造了多项国内外工程施工奇迹。如今,水电建设已走过“众志成城建大坝”的阶段,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智能建造”成为主流。

作为水电建设“国家队”,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公司参建或承建的水电装机规模接近万千瓦,占我国水电总装机规模3.39亿千瓦的23%。多年来,该公司一直秉承“三峡”精神,重创新,强责任,努力打造标杆工程。

“大国重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必须要自力更生,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董事长周建华表示。

啃最硬的“骨头”

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启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成为我国水电开发“主战场”。这里在建的水电工程中,既有世界上最薄的米级拱坝乌东德水电站,又有装机规模世界第二的白鹤滩水电站,每个项目都考验着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的技术实力。

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是葛洲坝人独立承建的项目。因当地“两崖峻极若登天”,昼夜温差又极其悬殊,业界都认为它是一块“硬骨头”。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乌东德施工局混凝土工程处副经理周平告诉记者,这样的环境对大坝混凝土温控技术是极大的挑战。“国际业界一直有‘无坝不裂’的说法,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建成一座无裂缝的双曲拱坝。”

“越是传统行业越要插上‘信息化的翅膀’。经过艰苦攻关,我们自主研发出拱坝智能建造系统,目前已经实现大坝建设和运行‘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可视化’。”周平介绍说,该系统集成了物联网技术、数据筛选分析技术、三维仿真技术、预警预判等,可在大坝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测、蓄水等建设运行全过程实现实时控制,时刻对大坝“身体状态”保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8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