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医路上一位宁波麻醉医生在凉山深处的50
晨光微醒,县城后山的丛林中掠过几声鸟鸣。医院麻醉科医生周燕习惯性地看向窗外。下了几天的雨,大团的云雾挂在天边,绕在山上,一时半会没有化开的迹象。
忽然,电话响了,传来信息“危重产妇,马上手术”。周燕心里咯噔一下,一边通知同事,一边穿戴手术服,进入手术前的紧急状态。
医院(龙赛医疗集团总院)的一名麻醉科医生,年5月作为东西部协作医疗“组团式”帮扶的一员到医院麻醉科任职。
情况紧急,2分钟后,病人到了。妇产科医生边护送病人,边介绍情况,孕妇31岁,身孕34周,失血性休克,考虑前置胎盘。
2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周燕十分清楚患者病情的凶险,也感到责任重大。
手术台上,手术医生是治病,而麻醉医生是保命。这次,大人和孩子,保的是两条命。
“药物准备,急救设备准备,自体血回输准备。”作为麻醉科手术室的核心,周燕将一条条指令迅速传达下去。
自体血回输技术是东西部协作以来,医院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金阳县位于大凉山腹地,山高路陡,交通不便,遇到出血多的患者,到州府西昌取血来回要10个小时,严重耽误病人的抢救时间。
为解决这一难点,年,在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的努力下,医院麻醉科引入这项新技术。这项技术利用自体血回输机,收集术中出血,并进行离心、冲洗等程序,将浓缩的红细胞回输给患者本人。这在出血多的手术中效果明显,像脾破裂、宫外孕等大出血患者,可以做到不输或少输异体血。
年7月,周燕就遇到一例严重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产妇,运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填补了产科手术中的应用空白。在周燕的指导下,麻醉科已开展自体血回输34例,共回输自体血ml,节约了血资源,也挽救了生命。
此时,来自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的救援力量前来增援,手术室开始了一场争分夺秒的大会战。
面对汹涌而来的出血,周燕当机立断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燕姐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遇到紧急情况,我们已经紧张得不行了,但她临危不乱,总能作出最合适的判断。”参与抢救的护士长秦兴美说。
“周老师,有个10个月大的婴儿疝嵌顿要做手术,你能过来看下吗?”“周老师,有个急诊剖宫产,孕妇脑钠肽有6千多,你能来吗?”在金阳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周燕经常在宿舍里接到同事的求助电话,只要科室有需要,她随叫随到。
手术室里,周燕死死盯着屏幕,跳动的数字是产妇的生命指标。因失血过多,患者氧饱和度在不断下降,80多,70多,60多;心率却在不断上升,多,多,多。
“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补液扩容升压。”周燕提高了音调,指令短促、清晰。麻醉师是整个抢救过程的中枢,需对手术患者适时作出精准判断,并下达命令。大家分工配合,各司其职。
妇产科的医生也开始了剖宫术,要尽快进行分娩,尽快止血,否则大人孩子都有危险。
不出所料,当孩子分娩后,血液喷涌而出,血压迅速下降,氧饱和度测不出,产妇处于严重休克状态。“不好,心跳停了。”周燕紧急呼叫。“注射肾上腺素。”
几乎与指令同步,护士唐燕群立刻将肾上腺素注射到患者体内。
抢救还在继续。麻醉科主任阿米旭忠对产妇进行着胸外按压。手术医生一边止血,一边对子宫进行切除,阻断出血来源。一分钟后,患者的心率从一条直线变成了正弦波。“心跳回来了。”激动的声音在手术室响起。
“周老师总是在第一时间和我们奋斗在临床一线,周老师的参与指导使我们科室的整体救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麻醉科主任阿米旭忠说。
“心跳又停了。”距离上次抢救还不到3分钟时间,周燕再一次发出警报。手术室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每个人的心吊到了嗓子眼。
胸外按压、注射肾上腺素、2条静脉通道持续输血……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密切监控着产妇的每一个细微变化。2分钟的抢救,产妇奇迹般地恢复自主心跳,大家又长长地缓了一口气。
红细胞悬液ml,血浆0ml,冷沉淀凝血因子6个单位被注射到产妇体内。子宫切除后出血源头控制住了,产妇生命体征也开始慢慢平稳。
产妇家住金阳县马依足中心村,山路漫漫,路上就花了2个多小时,再加上健康意识有待加强,耽误了病情,差点酿成大祸。
遇到大出血如何处理?这是科室培训课上反复强调的内容。每个月周燕会组织同事进行业务学习,内容涵盖病例分析讨论、心跳骤停处理、除颤仪的使用等关于急救的方方面面知识。“常练常新,模拟急救熟悉了,到了现实场景就知道该怎么做。”对此,唐燕群深有体会。
周燕最为自豪的还是徒弟李兵,在她手把手教授下,李兵从辅助科室到了麻醉科,并成了业务骨干,去年还通过了执业医师考试。“这个患者术前评估要注意些什么?”“20kg小儿术中最大允许失血量多少?”周燕会冷不丁地给徒弟出考题,提醒徒弟要多学习,积累经验,做好患者的生命守护者。
一年多来,周燕和“组团式”帮扶的队友们开展常态化义诊宣教活动,增强当地群众的健康意识。从海拔米的金沙江畔到海拔多米的高山乡镇,她们把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特别是把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等预防理念传播给大众。急救心肺复苏是麻醉医生的强项,周燕和伙伴们还开展“健康知识进校园”系列巡讲活动,对师生进行模拟培训,惠及一万多人次。
夜深了,星星咬碎幕色,又将迎来晴朗的一天。周燕还沉浸在白天惊心动魄的抢救中。
一年多来,周燕和科室的同事们肩并肩、心连心,收获了奋斗的友情。“这是我人生难以忘记的一段宝贵经历。”周燕说
来源:甬派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