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原生植被,做好增殖放流,华电集团说我
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三峡工程建设、发电、水利、通航、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时,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向定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截至年底,华电集团水电总装机容量达万千瓦,生态环境恢复率达90%以上。”一直以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绿色为先”为理念,打造优质水电工程。此刻,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华电集团在长江水电开发过程中勇担“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历史使命,以“建设一座电站、保护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为目标,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打造了一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水电工程,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前,华电集团在金沙江上游规划装机万千瓦;在金沙江中游共有阿海、梨园、鲁地拉3个梯级电站投产,装机容量为万千瓦。
与生俱来的企业基因:绿色理念
金沙江,作为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纵横四千里,浮沉亿万年。得益于地质运动的鬼斧神工,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赋予了它当下全新的含义——源源不断的水能,华电集团在此找到了破解清洁能源短缺的“金钥匙”。
然而,金沙江流域的巍巍山岭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在这闪耀着原始自然之美的地方修建水电站,怎样建立水电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实现利益各方共赢?
来自华电集团的水电人给出了答案——推进绿色水电工程创建,必须理念先行,坚持用正确的理念引领工程建设。
金沙江上游,苏洼龙、巴塘水电站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按照“一库十三级”开发方案,设计总装机容量万千瓦,建成后每年可替代火电年均发电量约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万吨,减排约万吨二氧化碳和17万吨二氧化硫。
“与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水电具有可调控优势和综合利用优势。”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流域环保管理中心主任邢伟说,加快水电开发利用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而做好环保工作是这一切的前提。”
在水电站前期筹建中,该公司就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和流域环保管理中心,引入专业环境监理,注重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环保工作的监督指导,形成了以合同责任为主线、环境监理独立监督、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定期联合监察的综合管理体系。此外,该公司还着眼于全流域环境保护,编制了《创建“绿色金上”工作方案》,对流域环保工作进行总体策划,在水电开发领域开创了编制流域绿色水电建设方案的先河。
在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阶段,金上水电规划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成为十几年来国家批复的首个大型流域水电规划,创造了国家主导、省(区)支持、水规总院推动、业主全力配合沟通的流域水电规划推进模式和水电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水电开发模式,被国家能源局总结为“金上模式”。
推进植被恢复:人人共享绿色
金沙江中游梨园、鲁地拉、阿海等水电站地处干热河谷河段,水分因蒸发过度损失,加上地表储水能力不足,导致山岭植被稀少。所以,在这里每一棵树都是稀罕之物。
自然植被是各类植物在气候、土壤、降雨等环境压力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与当地环境条件完美匹配的群落组合。以往水电站在施工区绿化工程中常出现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居民在清理施工占地时,因自身无移栽能力,往往直接砍伐,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很难直接从施工占地上移栽原生植物,绿化施工时又外购树木。
为此,华电集团提出了一种新的原生植物资源移栽创新管理模式,成功实践了施工区本地原生植物移栽。华电金中公司在实施营地绿化时,通过从当地居民购买所需移栽植物,已移栽可利用原生植物余株,一方面提高了移栽存活率,保护原有陆生植物,另一方面节约了数量不菲的工程投资,当地居民也获得了额外收入,实现了多方利益共赢。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积极研究干热河谷气候下适合生态修复的植物及种植、养护方案,开展了陆生生物关键物种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高寒高海拔干旱河谷适生种植物研究和植被恢复实验等多种研究与探索,编印了《植被恢复推荐植物名录》。本着经济、适用、高效的原则,选育了狭叶山黄麻、银合欢及车桑子等树种幼苗以及植油橄榄经济林,选育树种成活率、整林成活率高,有效提高了植被覆盖系数和林草覆盖率,工程生态恢复效果明显,为干热河谷气候条件下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倾力打造美丽施工区:看得见的绿色
在多数人印象里,一提到工地,马上浮现出的画面恐怕是这样的:粉尘漫天飞舞,工人蓬头垢面、灰头土脸,路人掩鼻而过,像是整天生活在令人窒息的雾霾下。而云南阿海厂区却给人焕然一新的景象。
几道水柱由山涧喷射而出,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一条条绚丽的彩虹,大坝掩映在水柱喷射形成的水雾中。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在大坝开挖和施工中,容易在短时间内产生大强度粉尘,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施工区环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常规扬尘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在两岸坝肩设置远程喷枪洒水降尘,最大限度降低粉尘对环境污染。”
阿海水电站建设不仅没有破坏青山绿水,相反地治理了穷山恶水。这样的案例,遍布在华电集团云南公司的各个电厂:10个基层电厂已打造成为绿色电厂、花园式电厂、全国最美电厂等;云南公司本部整体绿化面积达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8%,获得了“昆明市园林单位”“云南省园林单位”称号。
鱼类增殖放流:看不见的绿色
距乌江索风营水电站营地不远,在靠近乌江的阶地上有一片蓝顶的房子,是索风营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养殖车间,承担着思林和索风营两座电站的增殖放流任务,于年投入使用。
“岩原鲤、白甲鱼、中华倒刺鲃、长薄鳅、华鲮、胭脂……”增殖放流站主任如数家珍地向笔者介绍家里的宝贝,“从~年,公司按照放流设计要求,共向梯级水库增殖放流珍稀鱼类尾。”
增殖放流站除进行放流鱼类的野生亲鱼驯养、亲鱼培育、苗种繁育生产外,还兼顾有科研功能,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室和养殖试验设备、设施,可进行鱼类繁殖、培育等方面的科研试验工作,养殖采取循环水为主、流水养殖为辅的模式,极大地减少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事实上,为减小大坝建成后对包括鱼类在内的水生生态影响,华电乌江公司还专门开展叠梁门设计用于分层取水;修建集运过鱼设施,保证大坝上下游鱼类种群交流;优化泄洪方式分散泄洪,降低气体过饱和度;合理制定水库蓄水及运行期下泄流量生态调度方案,保证乌江所需的生态流量。
像这类的鱼类增殖放流站,华电集团共有12座,分布在乌江、北盘江、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中游等流域,年放流规模达到万尾,截至年底累计放流各类型万尾。
“生态环保是一个持久战,不是一个短期急功近利的行为。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建国在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上表示。(记者何赪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