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不相信爱情签好TS,我却被创业
最近,一投资人描述了这样一件事。
大意是:他和一家企业签了TS(投资意向书),但这家企业却拿着他们给出的估值和其他机构议价去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别的机构给出了更好的条件,企业创始人找他想要毁约。
“前期我们帮他们做了很多,花费了不少精力,真的太遗憾了。”谈及这件事,前述投资人非常激动,嗓音拉得很高,不时发出几声叹息。
创始人选择更高价格的买家本也无可厚非,让这位投资人感到愤慨的是,他们给的TS,企业已经签了。“如果他(创始人)说这个TS我不签,我想要比较一下,那也没什么所谓。但签了还这么干,只能说明人品有问题,我们也没有合作的必要了。”该投资人表示。
据投中网了解,眼下,类似“创始人拿TS抬价”的现象在创投圈频有发生。但对企业而言,估值真的越高越好吗?
“谁贵要谁的”
和更多投资人聊这个话题,给出的反映基本都是,“这太正常了”。
投资人杨俞佳甚至一时想不起来要说哪个案例,“主要是经常发生,企业拿着我们给出的TS到市场抬价,后来被别人抢走了。刚开始还会觉得有些生气,现在我都不在意这种事情。”
作为一家机构合伙人,林政不久前遇到的一个项目让他格外印象深刻。开始时,他与这家企业的创始人聊的很好,价格谈好后双方很快就签了TS。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创始人随后又和另外几家机构进行了会面沟通,由于其他投资人发了更高估值的TS,创始人就把与林政机构已经签字盖章的纸质TS撕毁了。
“很多企业老板对估值、股份稀释等看的比较重。他们对于融资的标准不看别的,就是谁给的贵,就要谁的。”林政表示。
杨俞佳把这一切都归于市场行为。他说,抛开道德不谈,那些身居热门赛道的创业者有资格选择这么做,资本的热度也允许他们做任何选择。
的确,在当前的创投市场,相比于投资人而言,创业者的话语权在被无限放大。但凡是看上去还不错的标的,机构抢的都非常狠。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就曾直言,“现在我们需要跪舔创业者,让他们拿我们的钱。”
更甚于,对于那些所谓特别优秀的企业,即使创始人有“抬价”行为,也有投资人表示,“我们有可能会匹配那个价格。”
众所周知,不管是对企业还是投资方,除了明确约定几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款外,TS本身没有绝对的法律约束力。但从契约精神上看,这关乎公司口碑和商业信誉。
因此,一旦碰上那些拿着与机构签好TS出去“抬价”的创始人,多数投资人的表态都是不再参与不再合作。
“公司发展的路会很长,创始人在TS这件事上表现出的不可靠,很大可能也会投射到其他层面,可以说完全不可控。”同样经历过项目被“鸽”的投资人王明轩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知道的一家机构,在看到创始人抬价之后依然加价投了进去成为股东。但在后面那一轮,企业又要强行清空老股东,因为有更好的机构进来了。”
如今,对于投资过程中必要的TS环节,王明轩表示出了一种强烈的“佛系”态度。按照他的观点,“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给有些项目发了TS也基本没有多少意义。哪怕机构已经做完尽调,案子也依旧有被‘截胡’的可能。”
越贵真的越好吗?
说到底,创始人拿TS抬价现象的背后,终究还是离不开利益二字。不可否认,作为创业者,大家谁都想少稀释点股份,为公司多拿点钱。但要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特别是在一级市场的融资,有时候太高的估值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原因在于,不同于二级市场的竞价体系,一级市场投资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项目价格只涨不跌。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由于反稀释条款的约束,高估值也可能会将企业“锁”死。
特别是当企业自身出现问题或因产业周期波动业绩阶段性下滑时,在后续的融资中,公司一方面难以自降身价,另一方面因价格太高无人接盘,因而或将面临资金链崩溃的风险。
“在哄抢抬价的喧嚣下,虽然很多企业都拿到钱了,但对一些创始人来说,难免会带来许多致命的问题。”杨俞佳说,最令人惋惜的,就是过度“抬价”后对底色本不错标的的捧杀。
于企业而言,与过高估值同样需要谨慎的,还有被资本推着拿钱。在资本过剩且优秀项目相对稀缺的市场环境下,高估值并非难事,因为资本对份额的争先恐后,企业被动开放轮次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典型的表现就是企业频繁拿钱,融资节奏快到按月来计。
“有企业创始人曾告诉我,机构一下子给了他很多钱,他现在就要学会该怎么花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其实有些企业在拿钱之前并没有进行现金流预测,纯粹是资本的推动。”某机构合伙人投中网直言,虚高的估值,很大程度上还意味着投资人对企业执行力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管是融资价格还是规模,都要与企业自身业务与资源价值相匹配。
关于对企业融资中高估值的理解,拉卡拉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孙陶然曾表达这样一番观点,“融资并不是卖公司,如果是卖公司,当然估值高是第一目标。融资只是发展公司的开始,融资到位是创始人一场新的大考试的开始,这时候,高估值相当于自己给成绩设定了高标准,自己把自己放到火上烤。原本做到90分投资人和创始人就都很高兴了,因为把融资估值提高了,原本的90分很可能就变成了60分,让大家都若有所失。”孙陶然还提到,高估值往往会吓跑优秀的投资人。优秀的投资人不会认同虚高的估值,甚至不会认同虚高估值心态的创始人。
换言之,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始人,相比于资金之外,在彼此选择的过程,人的因素其实占比更大。正如林政所言,“创业者找投资人就像找对象一样,不能说谁给的价高就选谁,考量的标准应该是谁更合适。”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俞佳、林政、王明轩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