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沙江大拐弯到长江第一湾
今天我们从云南德钦翻白马雪山,过金沙江大拐弯,再沿金沙江岸一路下行,到长江第一湾石鼓镇,最后抵达丽江古城。
11号一早,我们收拾行当,重回线向丽江出发,这次我们过梅里雪山而不入,直奔多公里外的丽江古城。
雨崩村,一个盛传于网络,位于梅里雪山的念慈母峰下五子峰脚下的小山村,因目前无公路可通,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进入雨崩只能徒步或骑骡子近30公里,要翻越米垭口,地理环境独特,人烟稀少,因此有人说这里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国内外专家们则认为,这里是香格里拉的缩影。
我本想徒步进去一趟,但往返需2天时间,因大boss与任大师体力所限,我也不能扔下他们独自进山,因此这次只能作罢,以后有机会再探传说中的世外之地。
梅里雪山远景清晨9点我们从县城出发,沿国道向丽江进发,出城一路盘山爬行,昨夜下了场雨,感觉空气特别通透,但还是有一团团的乌云在天空中游荡。攀爬白马雪山时,一山崖的拐角处,我们幸运地看到了梅里雪山,象一位雄浑的巨人,迎着晨光,在云雾的遮掩下傲然而立,这次只能远远地向它致敬,下次有机会再亲临神山叩拜!
经过几条长长的山顶隧道,我们到了白马雪山山顶,这里海拔米,出米长的3号隧道,眼前赫然开朗,进入了一片冰雪世界。
白马雪山站在观景台边,远处的雪山连绵起伏,而最高的白马主峰海拔米,周围银装素裹,一片冰雪世界。山下是成片的高山杜鹃,只可惜花期未到,我们没看到满山红杜鹃的盛景。
巧遇一泰国机车队,他们从未看到过雪,兴奋的在雪地上打滚、歌唱,纷纷拍照留念。
金沙江大拐弯从白马雪山继续沿线向东南方向急行,全是在大山之间穿行,大概80公里左右,我们就到了著名的金沙江大拐弯,站在观景台上,可鸟瞰大拐湾全貌。午后的阳光肆无忌惮地撒在山下,苍岭之间,一湾黄水在脚下转了个湾又向东南方奔去,东北方向隐隐可看到雪山辉映,但我们却不知道它是哪座大山。
中午时分,我们过香格里拉的尼西乡。
尼西黑陶尼西是一个藏族部落,因善制黑陶(又称土锅)而闻名滇西北,尼西黑陶工艺世代相传已有近千年历史,旧时的茶马古道曾把尼西土锅带向了四面八方。尼西黑陶是香格里拉尼西村的一种红土而制成的,虽是红土,但烧出来的陶土就是墨黑的,犹如藏族大汉,奔放豪爽。
尼西的土锅鸡更是非常有名,年曾上过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尼西的藏香鸡是放养的高原土鸡,而用尼西土陶加工的藏香鸡,就是著名的尼西土锅鸡,用尼西土陶煨制出来的鸡原汁原味,味道非常鲜美。
品尝尼西土锅鸡对于美食家大boss而言,路过怎能错过,于是我们在一家很有诗意,“湘见恨晚土锅鸡”的地方吃了顿地道的尼西土鸡,老板扎西央宗(杨玉娟),曾受过央视饮食频道的采访,现在都保留有当时的采访照片,而她们家的后院,一片林子里养了几十只藏香鸡。
金沙江峡谷路边的核桃花樱花映衬下的雪山吃过午饭,我们为了体验金沙江的美景,放弃路况较好到丽江也最短的线,右拐进入G(S),于是山路急速向峡谷下切近千米,到达金沙江谷底。沿金沙江顺流而下,道路两侧开满了粉红色的樱花,雪山、鲜花和藏居,一幅绝美的世外仙景。
金沙江金沙江谷底有一段路况很差,基本属于那种乡村土路,到处坑洼不平,车子走过,后面一片沙尘满天。正值金沙江枯水期,水量不大,但还是看到因去年10月金沙江堰塞湖决堤洪峰过境时将沿途的几乎所有的跨江石桥全部冲毁,只留下两岸的水泥桥墩,可见当时的力道之猛水患之大,现在看来还让人心有余悸。
在江边拍了几张小景,青山葱绿,山脚几间民居,梯田里满是绿油油的大麦。
途经长江第一湾石鼓镇,因当时道路两边有点交通拥堵,于是我们放弃停车而继续前行,到了下游近1公里的地方,刚好有一观景台,于是下车拍了几张远景。这时太阳正堕入江左大山,石鼓镇刚好笼罩在阴影里,几乎看不清棱郭,江面上雾气升腾,一缕残阳撒在江边的树林上,别有一番意境。
夕照长江第一湾我们早上从德钦出发,经G线,过白马雪山,金沙江大拐弯,又在尼西乡拐入G(香维线),与金沙江伴行,最后并入大丽高速,在下午6:30左右,抵达那个传说中充满诱惑流淌着艳遇的丽江古城,此时红霞满天,挺拔的玉龙雪山巍然而立。
夕照玉龙雪山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