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征西进康北有多艰险除恐怖雪山,更有
进军路上,首先要翻越位于宝兴和懋功之间的海拔多米高的夹金山。翻越这座雪山,对于红四方面军来说是第二次,对于原红一方面军的部队来说,已经是第三次了。
前两次翻越此山是在夏、秋季,而这次却是在冬末春初时节。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正二三,雪封山,鸟儿飞不过,神仙也不攀。”
这首歌谣,道出了在这一季节要翻越它,更是难上加难。然而,红军战士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借鉴前两次翻山的经验,第三次征服了这座雪山。
从丹巴向道孚进军途中,横亘着大雪山脉中段海拔多米的折多山,其主峰党岭山顶天重立,直插云间,有“万年雪山”之称,当地藏族人把它奉为“神山”。红军战士们并没有被它吓倒,他们脚踏草鞋,身着单衣,向着它挺进了。
徐向前后来回忆了翻越这座雪山的情景:
山上积雪终年,空气稀薄,风暴、雪崩不断,在附近老百姓的心目中,就像一道噬人生命的鬼门关。好在刘伯承、李先念带领前锋部队开路,已经翻过这座雪山,为后续部队提供了经验。我们住在丹巴的一个村子里,又向藏民作了调查。
他们说:翻越党岭山,必须赶在中午十二点钟以前。每天下午要起风暴,人到那里,就别想活命。我们令部队充分做好征服大雪山的准备工作。规定每人带足三天以上的干粮;备有两双草鞋和一副铁脚码子;尽量筹集御寒取暖的衣被、毛皮、辣椒、生姜、青稞酒、干柴;每个班、排配有刨冰攀崖用的铁锹、绳索等。各级政治机关大力进行思想动员,号召大家发扬不怕艰难困苦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万众一心,向雪山进军。
总指挥部和七十六团一起行动。头天下午出发,在半山腰过夜,以便翌日上午通过党岭山。高原地带,爬山特别费劲。越往上走,越觉得头晕脑胀,四肢无力,气都喘不过来,只能一步一步地挪。夜间,寒风怒号,大雪弥漫,气温达零下二三十度。指战员们的衣服冻成了冰筒,眉毛、胡子结满冰霜。
有些同志被冻僵在雪堆里,长眠在折多山上。牦牛是个宝,数量虽少,但出了大力气。这种动物,不仅肉可食,皮可衣,而且适应高原的恶劣自然条件,驮运物资,爬山履雪,比马匹还顶用。我们通过党岭山后,那些驮着辎重的牦牛,把四肢收起,趴在雪地上下滑,一气就能滑下山去。同志们都风趣地把它们称作“革命牛”、“救命牛”。
徐向前和战士们一样,拄着木棍,顶着风暴,终于和先头部队一起胜利地翻越党岭山。他下令把一面红旗插在顶峰,让鲜艳夺目的红旗在风雪中飘扬,为后续部队指引前进的目标。
50岁的朱德,迎着风雪,迈着稳健的步伐,同战士们一起跨过了党岭山。
徐向前回忆说:
“翻越大雪山党岭时,我们为保证他的安全,令部队给他备好坐骑、担架,他都让给伤病员用,自己坚持步行。夜晚宿营在半山腰,冻得无法睡觉,就给大家讲故事,话革命,鼓舞同志们战胜风暴雪山,胜利实现北上计划。”
征服险恶的党岭山,又夺去了许多红军战士的生命。
红军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征服了这座长征途中遇到的最大的雪山。
2、在康北站稳脚跟
翻越党岭山后,红军先头部队红三十军于3月1日一举攻占道孚,继于3月15日占领炉霍,随后乘胜前进,占领西康省东北部重镇甘孜。
红四军经炉霍向西南疾进,攻占瞻化(今新龙),俘国民党西康宣慰使诺那喇嘛以下余人,缴枪余支,电台1部。
红三十一军及红九军第二十五师,分别由丹巴、道孚南下,钳击泰宁(今乾宁),守敌李抱冰第五十三师一部弃城南逃康定。红三十二军及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在懋功以南完成掩护主力转移任务后,跟进到道孚、炉霍。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在宝兴南关、大垭口多次与追敌激战,击溃敌2个团,完成后卫任务后,也向炉霍地区转移。
红军总部和红四方面军总部于3月15日抵达道孚,随后进驻炉霍。
在到达道孚的当天晚上,张国焘在团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国苏维埃运动发展前途的报告》。
面对南下碰壁的事实和红四方面军中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他在南下碰壁、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公开提出向西北转进,“会合二、六军团来顺利的进行夺取西北,创造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到4月上旬,西进红军在康北控制了东起丹巴,西至甘孜,南达瞻化,北连草地的大片地区。
康北原是四川军阀刘文辉的地盘,是以藏民为主的藏汉杂居地区。藏族的土司、喇嘛权力很大,是实际上的统治者。这里喇嘛庙林立,尤其是县城的庙宇更是金碧辉煌,气势非凡,象征着佛教的显赫地位。
这里是一片平均海拔米以上的高原,虽地域辽阔,但物产贫瘠,人烟稀少,再加上气候寒冷,对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都很不利。
3、生死攸关的决定
红四方面军原不打算在这一带久留,只想筹集到必要的粮食、物资后,即刻北上。然而,就在这时,红二、红六军团北上的消息传来,策应他们北进的任务,提上了日程。根据朱德的提议,红四方面军改变原定计划,决定在这一地区停留下来,现地休整补充,接应红二、红六军团北上。
朱德、张国焘要红二、红六军团北上,是各有各的考虑的。
朱德后来在同原红二方面军的同志谈起这次决策经过时,说:
张国焘“没有决定北上前,是想叫二方面军在江南配合他,他好在甘孜呆下来保存实力,他的中央就搞成了。他想北上时,才希望二方面军渡江北上”。
而“我想二方面军过江对我们就气壮了,所以总想你们早点过来好”;“过江不是中央指示,是我们从中抓的,抓过来好,团结就搞起来了”;“二方面军过江,我们气壮了,北上就有把握了”。
在朱德、张国焘一再电示红二、红六军团北上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发生,几乎改变了这一决定。
4月1日,林育英来电,不同意这个计划,指出:
“二、六军团在云贵之间创立根据地,是完全正确的”,“将二、六军团引入西康的计划,坚决不能同意”。
又指出:
四方面军既已失去北出陕甘的机会,应争取先机南出,切勿失去南下的机会。
林育英的这一电报,使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不知所措。只是由于朱德坚定不移的态度,才使红四方面军留在康北策应红二、红六军团北上的决策没有动摇。
徐向前回忆说:
“形势错综复杂,方针变来变去,我们感到迷惑不解。多亏朱总司令决心不变,坚持四方面军仍在现地休整训练,待与二、六军团会合后,共同北上。”
4、红四方面军的整编
红四方面军自南下以来,多次往返雪山草地,连续进行激烈战斗,部队减员很大,从原来的8万多人减至4万多人。为充实连队,提高部队战斗力,以适应新的任务的要求,红四方面军进行了整编。
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周纯全,副主任李卓然。
第四军军长王宏坤,政治委员王建安,参谋长陈伯钧,政治部主任洪学智,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师和独立师。
第九军军长孙玉清,政治委员陈海松,参谋长陈伯稚,政治部主任曾日三,辖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师和教导师。
第三十军代军长程世才,政治委员李先念,参谋长黄鹄显,政治部主任李天焕,辖第八十八、第八十九师,第九十师暂缺。
第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兼,政治委员詹才芳,参谋长李聚奎,政治部主任朱良才,辖第九十一、第九十三师,第九十二师暂缺。
第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黄超,副军长罗南辉,参谋长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杨克明,辖第十三、第十五师。
第三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李干辉,辖第九十四、第九十六师。
另有直辖骑兵师,师长许世友,全师余人;直辖妇女独立团,团长张琴秋;
四川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总指挥王维舟,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六路;金川省军区,司令员倪志亮兼,政治委员邵式平,辖独立第一、第二师;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政治委员何畏,参谋长张宗逊,政治部主任王新亭;共产主义学校,校长刘希平。
全军共有6个军19个师。
部队整编之后,立即展开了紧张的军事训练。为准备北上,各部队有针对性地进行打骑兵、打堡垒、夜间战斗和强渡江河等战术训练。
刘伯承主持红军大学的教学工作,亲自给干部讲授打骑兵的战术问题,还编写了深入浅出的专门教材。徐向前亲自抓部队的军事训练,并到红军大学听刘伯承讲课。在军事训练的同时,各部队还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文化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红四方面军还成立了专门领导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的“红场委员会”。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卅运动纪念日,红军总部举行纪念大会,并由朱德倡议,举行了运动会、展览会。运动会上,最别出心裁的项目是朱德提议增设的烧干牛粪比赛,这是为北上过草地所做的必要训练。红军战士们在娱乐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经验。
5、接应红二、六军团的准备
在进行军事训练的同时,各部队还开展了地方群众工作。
红军刚来到这一地区时,藏民们由于受当地土司和国民党地方当局的煽动和欺骗,大都躲到深山里去了。
朱德一面要求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用实际行动教育藏族同胞;一面找随红军行动的通司谈话,请他带人上山寻找藏民,做宣传解释工作,动员大家回来。
朱德见一片片土地急需春耕,就发动并带领总部机关和一些部队帮助藏民把地种上。不久,藏民们陆续回来了,疑雾也逐渐消除了。随后,各部队派出一批党政干部协助地方工作人员建党建政。
5月1日,甘孜、道孚、丹巴等县藏族人民成立了“波巴依得瓦”政府(藏族人民政府)。在一些地方,红军还帮助建立藏民地方武装,建立百姓联合会、青年队、姊妹团等群众组织,并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各部队还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清洁卫生工作,向藏民传授卫生知识,帮助群众治疗各种疾病。
红军执行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宗教政策,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红军对大部分的土司、喇嘛,尽量通过和平谈判,令其停止武装抵抗,并用借贷方式,取得急需的物资。只是对顽固抵抗者,才以武力解决之。雄踞甘孜西部的大土司德格,就于4月22日同红军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还捐献了一批粮食和牛羊,慰问红军。
红军则派人送去一些武器、弹药,作为谢礼。白利寺的第五世格达活佛被红军的宗教政策和“解救穷人”的宗旨所感动,亲自出面召回逃匿深山的村民,并动员藏民和其他寺庙尽力支援红军。
朱德得知这个情况后,亲自到白利寺去看望格达活佛,向他说明红军长征的目的和意义,鼓励他多为贫苦的藏民谋利益。这次会面后,格达活佛更加积极地支持红军的工作,并担任甘孜地区波巴政府中的重要职务。红军北上后,他还保护了大批留下来的红军伤病员。
经过多方面的工作,红军在康北地区传播了革命影响,与藏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保证了筹集物资任务的完成。
筹集粮食和衣物,是北上准备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3月初,红三十军刚占道孚,红军总部即指定由何长工、李先念、李天焕、曾日三等组成粮食委员会,负责筹集粮食和牛羊肉,并将牛羊肉制成肉干。但由于这带物产不丰,能筹集到的食物仍很有限。因此,部队严格控制在康北期间的粮食消耗,每人每天只分配几两粮食,不足的部分以野菜等来代替。
朱德亲自领导了一个由当地老农和医生组成的野菜委员会,并带队在漫山遍野的野草中,找出20多种可食的野菜,然后编写出一本《屹野菜须知》的小册子,发到连队。各连队也成立了野菜组、捕鱼组、打猎组等,千方百计节约粮食。各部队为解决御寒衣物问题,自己动手,买羊毛,捻毛线,编织毛衣、毛裤、手套、袜子等。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不仅解决了自己需要的大部分御寒装备,而且还给即将到来的红二、红六军团的战友们编织了两万多件羊毛衣裤。
在做好北上准备工作的同时,红军总部、红四方面军总部还开展了迎接红二、红六军团的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
徐向前在一次动员会上深情地说:
“红军是一家人,我们和中央红军与二方面军的关系,好比老四与老大、老二之间的兄弟关系。上次我们和老大的关系没搞好,要接受教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吵架归吵架,团结归团结,不能分家。现在老二就要上来,再搞不好关系,是说不过去的。每个部队都有自己的长处、短处,方针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强团结,一致对敌。”
6、红四方面军南下接应红二、六军团
4月中旬,徐向前、陈昌浩派红三十二军和红四军一部,由道孚南下。
16日占领东俄洛,19日逼近雅江,守敌2个团逃窜。红三十二军占领雅江后,在追击中歼敌一部,继占西俄洛,将康定之敌李抱冰部阻止于雅江以东,保证了红二、红六军团北进的侧翼安全。
20日,张国焘、朱德致电徐向前和王树声,对迎接红二、红六军团作了进一步部署,指出:
“会合二、六军为目前主要任务。必须确阻止敌人的截断,相机消灭雅江李敌,并伸到稻城以及金沙江边去迎接二、六军。”
21日,徐向前复电张国焘、朱德,提出:
“与二、六军会合后主要目的是北上。”同一天,张国焘又致电徐向前:“北上当以快为好,主要计算粮食状况。”会合后,“因粮关系,或须在稻城、雅、理间休息一时”。27日,朱德、张国焘致电徐向前,指出:“二、六军今明可全渡江,会合已无大障碍,全军雀跃。”“此后重心为北进及对康定和懋、丹两方。”
这时,红二、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率领下,已胜利地渡过金沙江,翻越大雪山,进入康南地区。奉命迎接红二、红六军团的红三十二军也向西发展,攻占了理化(今理塘)。两军会合指日可待,朱德立即召集会议,布置迎接工作,要求各部队在会师后,互相学习,切实保证两军之间的团结。
在两军即将会师的形势下,促使张国焘取消其“中央”,实现党的统一,也成为当务之急的工作。
5月20日,林育英、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和红一、红十五军团领导人联名致电朱德、张国焘、刘伯承和红四方面军及红二、红六军团领导人,通报了全国的政治形势以及红军与东北军密切合作等情况。
就这样,在5月下旬,中共中央通过电报往来对张国焘进行了说服教育,并对他作了一定的让步。迫于红二、红六军团即将到来的形势,又得到中央同他“暂时采用协商方式”的允诺,以及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人的一再敦促、劝告,张国素另立的“中央”再也不能继续维持下去了。
6月3日,红六军团先头部队在甲洼与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二军会师。消息传来,张国焘迫于形势,不得不取消他的“中央”了。
7、红四方面军北上
中共中央在解决张国焘分裂党的问题的同时,依据对形势发展的分析,提出了红四方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迅速北进的战略方针。
5月25日,林育英、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彭德怀、林彪、徐海东联名致电朱德、张国焘、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并转红二、红六军团领导人,进一步分析了全国和西北地区的有利形势,并告知:
红一方面军西征,“向陕甘、宁发展,策应四方面军与二方面军,猛力发展苏区,渐次接近外蒙。外蒙与苏联订立了军事互助条约,国际盼望红军靠近外蒙、新疆”。
接电后,红军总部和红四方面军总部一致决定,全军于6月底北出夏、洮地区。
红军总部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经过讨论后,改变了北出方向。
6月25日,作出了分左、中、右三个纵队,向松潘、包座一线前进的部署。
26日,红四方面军令李先念率领第八十九师和骑兵师组成的先遣队,经西倾寺先出阿坝,为后续部队筹集粮食、牛、羊,做过草地的准备。27日,左纵队一部攻占崇化。
28日,张国焘、陈昌浩、李卓然用电报向徐向前、周纯全及各军首长发布了《四方面军二次北上政治命令》,指出:
“党目前战略方针是在创造西北广大与巩固抗日根据地任务之下,主力红军首先向松潘、甘南行动,消灭该地区之敌王均、毛炳文等部;进而与一方面军呼应,横扫而东援,(策)应两广坚决抗日扩大与加深民族革命战争,争取全中国人民苏维埃的胜利。”
红四方面军南下九个多月后,终于再次决定北上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