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电视剧长征
在欢庆迎建党百年的日子里,观看红色影视剧,对于学习党史,感悟初心,开创新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24集电视剧《长征》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被誉为史诗级作品。作为建党80周年的献礼片,于年6月播出,不仅在国内获得好评,在海外也颇受欢迎,韩国电视台播放过3次。时至今日,豆瓣评分依然保持在8.3分,可谓红色影视剧中难得的佳作。
《长征》剧情回顾
电视剧《长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逆境中完成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全剧以时间为轴线,以红军和国民党军队两条线索展开,交叉叙述,既讲述历史事件,也讲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群体的成长历程。全剧大致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部分,1-6集。从广昌保卫战失利,到血战湘江。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路线,导致红军节节败退。可见,长征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保存红军实力,不得已而为之的大撤退。作为全剧的建置部分,长征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的处境状况悉数交代清楚了。
第二部分,7-9集。从湘江失败到遵义会议,面对红军遭遇的巨大失败,军队上下充满悲观情绪。从战士到中央,都在思考红军的前途,毛泽东以无畏的英雄气概,看到了红军的希望,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曙光,在积极的思想工作和不断努力中,迎来了遵义会议。
第三部分,10-18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由被动转向主动,紧接着,四渡赤水、过乌江、攻贵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第四部分,19-24集。红军再次遇到挫折,爬雪山、过草地,与张国焘斗争,既惨烈,又悲壮。但是,红军克服种种困难,冲破一个又一个险关,直至腊子口战役结束。一曲信天游,红军到达陕北。最后,在总结长征的画外音中,毛泽东笔走龙蛇书写七律《长征》,为全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洞见真实的历史和现实
《长征》之所以感人,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真实。剧组在创作过程中,敢于正视历史,同时也借鉴了党史研究的新成果,使得全剧有许多新突破。
以前讲述长征目的,基本是红军战略转移,为了北上抗日。实际上,长征是被动大撤退,第一集的广昌战役失败是破题之笔,让观众清楚地懂得长征的真实原因。
长征初期,中央高层存在较大分歧和斗争,在以前的宣传和影视剧里往往回避。《长征》把实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坦诚展开,特别是遵义会议之前,围绕红军的去向问题,围绕阵地战与运动战问题,博古和李德与毛泽东的矛盾相当尖锐,甚至激烈,以致于李德建议以养病为名,要把毛泽东调往莫斯科。
《长征》剧组在拍摄过程中,没有搭棚闭门造车,而是重走长征路。大量镜头都是实景拍摄,让观众看到了当年红军行走的路线和真实场景。据媒体报道,有的年轻观众,专门卖了地图,对照观看《长征》,该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长征》剧组的演员以高度的使命感投入拍摄,他们情真意切的表演感染了无数观众。在海拔的雪山,演员缺氧疲惫,不用刻意表演,就能让观众体验到真实的人物形象,使剧情格外生动而富有感召力。
认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易于片面化和脸谱化,英雄人物是高大全,领袖人物更易被神化。《长征》打破以往,编剧王朝柱特别注意人物的叙事模式,把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塑造运用到了极致。
《长征》涉及的人物众多,特别是国共两党高层的文官武将个个英雄枭雄,这里无法一一介绍,只说三个人物形象。
毛泽东:在以往的影视剧里,毛泽东始终是伟大正确的代表。《长征》中的毛泽东不仅表现出高瞻远瞩的胆略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还表现出了坚强刚烈的性格,在与李德、博古的斗争中,不畏惧强权,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同时更注重对毛泽东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例如,毛泽东对待贺子珍和儿子充满温情,还有生活中的臭脚和捉虱子等,如此以来,毛泽东有血有肉的领袖人物形象便树立起来了。唐国强作为一线演员,以高超娴熟的演技,把毛泽东演得生动可亲,活灵活现。
蒋介石:对蒋介石的人物塑造,往往是军阀形象。《长征》中的蒋介石突出了三个特点,一是思虑深沉,高深莫测,具有领导特质。二是记日记,读线装书,突出个“文”字。三是热血训话,紧握拳头,屈肘振臂,显示出一个“武”字。剧情中的蒋介石既发脾气摔杯子,也有含情脉脉爱夫人的时刻,特别是在演员陈道明,善于在细节上彰显个性,以此还原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蒋介石形象。
阿玉:相比毛泽东和蒋介石,阿玉是个虚构人物,这是历史题材创作的一大特点,即“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尽管阿玉是虚构人物,但发生在阿玉身上的故事却是真实的,她是苏区无数个“阿玉”的叠加与合成。毛泽东第一次碰见阿玉,对这个会唱歌的女游击队长饶有兴趣,还与阿玉爱人周团长开玩笑,由此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见到阿玉是在于都河畔,阿玉唱起“十送红军”,还让毛泽东转告周团长“多打胜仗,早日回来”。第三次当听到阿玉被害,毛泽东怒火中烧,挥泪吟诵《十六字令》。阿玉与毛泽东之间的故事,正是苏区老百姓与红军故事的缩影,阿玉是苏区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代表。
品读诗情画意
毛泽东是伟大的诗人,其诗歌慷慨激昂,充满英雄豪迈。《长征》把毛泽东的诗词恰如其分地贯穿其中,不仅是记录了真实的历史,更为全剧增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
《十六字令》在湘江血战之后,当毛泽东听到阿玉被沉塘的消息,心情悲痛,他让警卫员胡班长吹起唢呐。在低沉悲伤的乐曲中,毛泽东仰天吟诵,电视背景画面是红军举着火把,回闪一段段惨烈的战斗场面,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相互烘托的激越悲愤效果。
《娄山关》是取得娄山关大捷之后,毛泽东和朱德来到阵地,望着硝烟未散的战场和雾霾中的残阳,唢呐、诗句、歌曲交相鸣奏,与画面相互映衬,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表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血与火洗礼的悲壮氛围。
《长征》出现在最后一集,毛泽东挥笔“长征”,画面回放长征发生的一幕幕情景,从而顺理成章式地把红军故事总结凝结进“长征”。
感受主题音乐魅力
影视剧中的主题歌具有烘托剧情,渲染气氛的作用,与镜头画面配合,能够达到相互融通,推动剧情,产生整体音画效果的目的。
《长征》主题歌是《十送红军》,这首歌并不是红军时期的歌曲,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空政文工团组织词曲作者赴江西老区采风,根据当地民歌创作而成。把新歌放进历史剧里,看似移花接木,但实际上符合故事逻辑。《十送红军》的曲调来自江西老区,歌词所表达的思想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完全相符。
《十送红军》的基本曲调委婉、徘徊、凝重、幽远,但在不同场景有不同的表现。在于都河畔,军民送别,火把游动,军队出征,父子话别,夫妻挥泪。阿玉唱起了《十送红军》,曲调哀伤,凄楚悲凉,如泣如诉。此时,音画协奏,产生强烈共鸣,不禁让无数人心酸,并潸然泪下。毛泽东两次命令警卫员吹起唢呐,正是他心情极度悲伤的时候,乐曲成为他吟诵诗词,抒发感情的铺垫和配音,达到了渲染主人公心情的效果。
《十送红军》作为《长征》的全剧曲调,与剧情密切结合,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长征》电视剧之所以成功,或许有《十送红军》的一半功劳。
感悟长征精神
看完《长征》电视剧,往往会静默沉思。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一句句感人的台词,逐渐凝练出清晰的思想脉络来。
面对饥寒困苦,面对雪山草地,面对极端艰险,红军战士依然保持革命热情,特别是毛泽东坚定信念,始终能够看到革命的曙光,这不正是革命乐观主义吗?
面对敌人围追堵截,面对枪林弹雨,红军战士英勇顽强,无坚不摧,取得了飞夺泸定桥,攻克腊子口等一个个胜利,这不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吗?
面对党内左右倾错误路线,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群体,联系中国实际,结合具体特点,实事求是,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战术,这不正是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吗?
面对红军主力撤退转移,为了中国革命事业,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红军战士告别家乡,抛家别子,手挽手,肩并肩,义不容辞地踏上革命征程,这不正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吗?
这些正是观看《长征》所要感悟的长征精神。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所有人都需要学习党史,继承长征精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攻坚克难,在各自岗位上开创新局面,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最好纪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