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迁徙
鸟类按是否迁徙栖息地,分为留鸟和候鸟。在北半球,几乎所有的候鸟,都在每年九、十月天气转凉后开始从北往南飞,到了第二年的三、四月天气转暖后,又开始从南往北返。它们拥有两个家,中间隔着遥远的距离。在秋天南返在春天北归,在南方越冬在北方繁育,是它们共同的特征。
?鸟类为什么迁徙?在很多人看来如谜一般难以解释。况且不论它们定时出行、精准抵达的神奇本领,单就它们甘愿冒着九死一生的极高风险跋山涉水长途旅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候鸟的迁徙无疑是一项壮举,相当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很多人认为是气温变化影响导致,理由是鸟儿怕冷,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这个结论显然靠不住,鸟类自身浓密保温的羽毛,足以抵御一般风寒和霜雪,否则怎么解释那些留鸟没有因为原地过冬而消亡灭绝呢?
?据我观察,候鸟迁徙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食物。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就是说,鸟类终其一生,都是为食而活,觅食是它们一天中最主要工作,在不停寻找食物中度过,有时为了获取食物不惜铤而走险,甚至为此付出生命。没有东西吃就无法生存,食物对鸟儿的重要性不言而谕。
?就拿金沙江河谷的候鸟粟喉蜂虎鸟来说,迁徙肯定不是因为气温,因为它们生活的地方属于干热河谷,一年中冬天很短,几乎没有霜雪。对粟喉蜂虎来说,冬天在河谷里肯定冻不死,但却饿得死。因为它们以蜻蜓、蝴蝶、甲虫等为主食,这些昆虫主要寄生在玉米地、甘蔗林中,生命周期只有一年,入秋后随着农作物成熟收割一空,会逐渐自然死掉。在冬天的河谷里,粟喉蜂虎的主要食粮几乎绝迹,要是留在原地不走,食物就没有着落,并且还有一窝已经长大食量渐增的小鸟要吃东西。为了一大家子的生活,转场便成为不得不做的必然选择。
?栗喉蜂虎越冬地处于南方的热带地区,树木四季常绿,昆虫也是四季常有,在那里越冬的话,食物自然能得到保障,并且气候更加适宜它们生活。
又如高原精灵黑颈鹤,繁育栖息地在若尔盖花湖一带的高寒草原,入冬后气候变得十分寒冷,地表冰雪封冻,食物难觅。在不被冻死也要被饿死的双重困境面前,不得不拖家带口南飞到云南的大山包和会泽的念湖等地过冬,在那里靠觅食农民残留在地里的土豆等植物块茎填充肚子和养家糊口。云贵高原的海拔大概在二千米左右,冬季虽然也有冰雪,但比藏区高寒草原的恶劣环境要强得多。
?金沙江河谷里的鸟类很多,有留鸟也有候鸟,留鸟远多于候鸟,甚至有一部分粟喉蜂虎也成了留鸟,在冬季离开食物枯竭的河谷地带,进入昆虫较多的山林生活。昆明滇池的候鸟红嘴鸥也有这个现象,有一部分彻底变成了留鸟,四季都呆在当地不动。只要能解决温保问题,相信很多候鸟都想做留鸟,免除长途奔波之苦。
?很多北方人喜欢在冬天像候鸟一样到海南等温暖的南方居住避寒,待北方转暖后再回去,似乎是在学“候鸟”那样生活。但他们显然不是为了食物而迁徙,而是为了在气候更加适宜的地方生活,这是人类与鸟类迁徙最大的不同。
?山野樵夫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