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族精神刻在刀上阿昌族电影刀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高燕
自古以来,刀在阿昌族人民的心里,不仅仅是一把武器,也是辟邪消灾的法器、生产工具、婚嫁礼器、目瑙纵歌上的标志。今年,阿昌族电影《刀祭》即将开机拍摄,这把承载着阿昌族民族文化的全国四大名刀之一户撒刀将会有怎样的传奇故事?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云南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厂长赵春明,他讲述了阿昌族人如何爱刀、敬刀,将民族的精神“刻”在刀上,将刀视为生命一部分的民族文化传承故事。
问:作为云南省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项目之一,民族电影《刀祭》需要多久才能完成?它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有怎样的意义?
赵春明:《刀祭》是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协会、国家民委、中国电影家协会、CCTV6电影频道、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组织及出品的民族题材电影。
拍摄《刀祭》,还得从国家民族文化“十三五”规划项目说起。“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被列入了“十三五”规划项目,这个项目由国家民委与中国作协联合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频道等单位牵头,在未来几年,以“一族一影”的形式完成此项工程。此外,从少数民族电影剧本的征集与表彰,及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每年推出少数民族电影展映单元,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建立一个国家级展示与推广的窗口。截至目前,全国56个民族中尚有17个民族还没有本民族主题的电影,云南省还有布朗族、基诺族、阿昌族、德昂族和怒族5个民族至今没有本民族主题电影。基于此,才有了阿昌族电影《刀祭》这个项目。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于年就启动了“民族之光——云南八个较少民族电影工程”项目,针对尚为空白的上述5个民族,制定了五年规划,每年推出一部少数民族电影,这部《刀祭》就列入了年的项目实施计划中。年起,我们已经组织了由中国文联文艺创作中心、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和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共同组成的采风团到德宏州梁河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和实地采风。采风过程中,编剧主创人员被阿昌族村寨展现出的新时代风貌所震撼。阿昌族人所住的户撒村寨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而《刀祭》就选取了承载着阿昌族民族文化的户撒刀为主线索展开故事,通过电影的视角把阿昌族赋予户撒刀的民族力量全部呈现出来。
电影是门类复杂、制作要求极高的一门艺术。从剧本成熟到拍摄、制作完成,再到上映,大概需要两年的时间,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目前《刀祭》完整剧本正在创作当中,拍摄会在今年年内启动。
问:《刀祭》中的户撒刀有怎样的亮点?
赵春明:阿昌族是云南特有、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原本阿昌族是个狩猎的民族,祖祖辈辈以狩猎为生,同时他们也是勇敢的民族。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户撒刀是全国四大名刀之一,其工艺祖辈相传。刀客匠心,一把正宗的户撒刀,需要经过选料、下料、锻打初坯、修坯、打磨、淬火、抛光、雕饰、配鞘、开刃等10多道工序,需千锤百炼、反复打磨。阿昌族人有了户撒刀就有了安全感,他们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这把刀上。
户撒刀,让阿昌族崇敬、珍爱有加,也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精神的载体。户撒刀不仅仅成为阿昌族的符号,而且还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承载着一种民族精神。阿昌族人爱刀、敬刀,将民族的精神刻在刀上,将刀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阿昌族人把珍贵的玉件、玉佩或者金银珠宝镶嵌在刀上,就可见阿昌族人对户撒刀的深厚情感。在当地,有些家族至今仍然延续手工锻刀的技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户撒刀已经走向了世界,得到了全球的认可,手工工艺品背后赋予的民族文化内涵,也使得户撒刀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
问:《刀祭》有怎样的价值?
赵春明:《刀祭》入选云南省百项精品工程,填补了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阿昌族至今没有电影的空白。作为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刀祭》也得到了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的重视和支持。年,我们完成了布朗族电影《万物有灵》,将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首映,让大家知道布朗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布朗族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今年计划拍摄《刀祭》,明年还将拍摄关于基诺族电影。
《刀祭》目前正在完善剧本创作,争取在年5月完成剧本创作和项目评审及前期实质工作。《刀祭》将会从三代人与户撒刀的传奇、传承故事中,呈现一个民族的爱恨情仇、灵魂信仰、精神力量和时代风貌。
问:《刀祭》及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下一步有什么规划?
赵春明:《刀祭》影片总投资万元,将在全国电影院线、电影频道、视频网站、海外版权上发行。项目计划于年摄制完成,年将参加全国各大电影节及全球电影节奖项角逐,同时在全国电影院线上映。本项目是“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的有力争夺者。通过这些影片的大力带动,必将达到宣传推广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目的。
目前,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已经完成“云影铸魂三部曲”的拍摄,三部曲分别讲述:聂耳创作国歌背后的故事《为国而歌》;青年叶剑英走上革命道路,寻求革命真理的故事《青年叶剑英》;贺龙元帅率领红二六方面军巧渡金沙江,与当地百姓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金江》,这三部曲将作为党史教育学习材料进行宣传,庆祝建党周年。
另外,今年,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还将启动《新五朵金花》的拍摄工作,讲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时代五朵金花的故事;以及云南历史题材电影——闻一多舍身取义的故事《最后的演讲》和怒江傈僳族当代年轻人回归家乡创业的故事《把一切都给你》。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