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暴发户潘苏通往事半天蒸发千亿,曾
“一个真正的富人不会数他有多少钱。”
年的5月21日,对于亚洲首富李河君来说是个灾难日,那一天汉能薄膜的股价暴跌,李河君一日蒸发了数千亿。
一天后,香港富豪潘苏通步李河君的后尘,两家高能系上市公司半天也蒸发千亿。
两人相比起来,潘苏通倒显得有点云淡风轻,蒸发的市值对他而言就是洒洒水,一点儿也毫不在意。
但从两人的反应来看,潘苏通这般反应是有道理的。潘苏通在天津豪言要建中国第一高楼,取名为高银天下,层,又名为天津大厦。
潘苏通为了这个万平方米的项目,已经砸下了近亿资金。这笔资金,大部分是来自高能的自有资金和在二级市场融资而来,极少借款。
在“现金为王”的年代里,那些虚有的身家暴涨或暴跌,则没有那么重要了。
4个月后,天津大厦的主塔楼核心筒平顶工作完成,潘苏通在现场目送最后一车混泥土泵送出管。
同时潘苏通也做下一个决定,打算将天津大厦出售。
一座历时8年才完成主体部分建筑的大厦,可以说是耗费了潘苏通的所有心血,却要出售,难道股价暴跌真的给潘苏通造成了“致命一击”?
而李河君的汉能薄膜与潘苏通的高银集团有何联系?导致两家豪气冲天的上市公司先后折戟?
一、
潘苏通与李河君很像,又很不一样。他们都是广东人,潘出生在韶关,而李河君是梅州人。
李河君的前半生很励志,通过高考安身立命,又遇到贵人,向老师借了5万元创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水电站和光伏发电领域反复折腾,直到成为了亚洲首富。
而潘苏通则有点儿苦。他在韶关与奶奶相依为命,从小就饱受生活之苦,等到他13岁那年,唯一对他的好的奶奶又因病离世,潘苏通则只能到爷爷家中生活。
他的这个爷爷,在美国,等他到了那儿,由继奶奶抚养。
从小就出国的潘苏通,完成了80年代、90年代大部分学子的梦想,想要出去看世界,却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
可是潘苏通他在那儿却显得格格不入,融入不了当地的生活圈子,连英语也没有学会,高中没有读完就回国了,到了家乡韶关,他当起了司机,给韶关某个官员开车。
若是潘苏通一辈子当司机,也不会跟李河君有任何关联,更不会有日后的“中国第一大烂尾楼”。
潘苏通当了一段时间司机后,收入低微,难以真正安身立命,于是他琢磨起当时的“全民创业”潮,想要介入创业大军分一杯羹。
加上他在美国那儿有亲戚,可以提供资金创业,他寻找的,是一个时机。
所以他总开着车闲逛,发现了一种早期的生产模式:贴牌生意。
那会儿的小家电很热销。像佛山的美的、安徽的美菱,只要产品好,就有销路,更有钱赚。
而且当时的外货潮很严重,大家都觉得进口产品好,日本的家电产品更是一售而空,就有人钻空子,自己开个家庭作坊,再贴牌,赚得盆满钵满。
潘苏通观察到这个情况,年从家族借来的资金,在香港成立了松日集团,拿下了日本家电的经销权,从此发家。
但是家电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在供需关系还在萌芽期时,每个厂家都有机会,但市场饱和后,需要通过日复一日的价格战来杀出重围。
有人厌倦从此没落,有人深谙此道一战为王,但也有人,从此改行做其他生意。
潘苏通不会在一个坑里深挖,他是哪个行业有钱赚,就往哪儿扎的主,但在此之前,因为发家,他的财富急速膨胀,他也过了一把“富豪瘾”。
二、
从90年代发家的富豪们,暴富之后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足球,二是飞机。
潘苏通的第一选择是足球。在年投资足球,成立了球队,可是松日球队毫不争气,6年的时间进行多次升降级,潘苏通投入的数亿资金打了水漂。
数亿跟日后的亿相比,倒显得有点无足轻重。因为有钱人的世界真的想不明白,潘苏通就曾到高档饭店里,找服务员做一盘1万块的菜。
虽然足球事业没有让潘苏通成功,可是这里边带来的价值却是不可估计的,就像恒大的许家印曾重金邀请郎平回国执教,恒大排球队横扫大奖无数,把恒大的广告带到全国各地。
潘苏通在年放弃了足球,也放弃了家电行业。彼时的互联网正在兴起,电子产品也应时而生,潘苏通就在年收购了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从此介入数码电子通讯行业。
先是家电,后是数码,潘苏通的每一次押宝,都押在了时代的风口上。
彼时,李河君正在云南的金沙江上挥舞着铁锹,带领近万人建造世界最大的私营水电站,两人的交集还未产生,他们的故事还要等到年后。
潘苏通在数码领域一路过关斩将,靠着电视营销,松日的电子产品很快打开缺口,迎来热销。
但在港岛的商业史上,有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那便是房产。香港四大家族,哪一家不是通过房地产行业从而实现财富暴涨的?有了珠玉在前,潘苏通也跃跃欲试。
要做就做最大的,要建就建最高的!与香港有一江之隔的深圳,已经有了高楼,这不是潘苏通的第一选择,并且拿地招标耗费巨大,潘苏通也耗不起,眼光一转,他看上了天津。
年,潘苏通与天津海泰签下协议,用20.26亿的价格,拿下了万平方米土地,而这个项目,倾注了潘苏通的新事业与新爱好,他将要打造中国第一高楼和规模最大的马球会。
一年后,松日集团改名为高银集团。天津大厦,也在这一年动工,耗费巨大,总投入达亿。
三、
李河君在金沙江建水电站用了8年时间,潘苏通建天津大厦也将要用到8年时间。
但是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未来的8年,又有新的故事可以续写。因为李河君不满足一直干水电站,他找到一种发电方式,并且梭哈入局。而潘苏通在年收购了香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从此介入金融行业。
李河君在全球不断买买买的时候,要有财务顾问,而担任这个要职的,就是潘苏通底下的高银。
因为顾问,所以两人结成“连理枝”,他们也曾一起风光过,但最终要面临的,是两人在两天之内蒸发千亿身家。
当李河君被吹成“亚洲首富”之时,李河君也飘飘然,可是汉能的产品能不能卖出去?业绩能不能撑起股价的暴涨?就是一个关键问题。
李河君既然已经梭哈入局,势必要有不少外债,而能支撑起汉能集团的,就是那股价。所以李河君必须维持住股价,他的汉能大盘才不会瞬间崩掉。
潘苏通则比李河君好点。因为风声已经放出去了,要建中国第一高楼,加上房产的黄金时代已落尾声,可还不能抵挡住人们对未来的热情,所以高银虽然只有一个房产项目,股价仍然飙涨%。
不过潘苏通万万没有想到,李河君吹嘘的薄膜发电竟然举步维艰,为了维持亮眼的业绩,李河君不得不进行“关联交易”,左手买到右手,实际上还是砸在手里了。
当这个消息曝出之时,李河君正在开大会,对未来还是保持信心,可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外界的反应立马让他显出原型。
昔日的亚洲首富,就此落寞。
跟财务有关的,高银跑不掉。在大家的深挖之下,财务顾问一事自然鉴于天日,高银系也受到了汉能系的传染,在隔日瞬间暴跌,潘苏通也一日蒸发千亿。
这就像骨牌效应,一张倒,牌牌倒。对潘苏通影响更大的,是天津层的后续完工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没有股价支撑,资金从何而来?
所以潘苏通及时止损,在主体建筑完工后,后续资金不再跟进,想要寻找接盘者,可“中国第一高楼”,谁敢接这趟浑水?
停工后,第一高楼成了第一烂尾楼。眼瞅着不断贬值,潘苏通也想着私有化,为的只有一个:日后流传百世。
他曾说过:“以后有人问这是谁建的?肯定是我啊!三百年后、四百年后还是有人会提及的。”
但不能否认的是,股价暴跌给潘苏通带来的影响还是有点严重的。古话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高银暴涨%时,潘苏通在马球事业也大肆投入,曾为了一匹马,就花了万。
潘苏通还有酒庄,投入也是不菲的。这些都是新晋富豪的游戏,动辄千万上亿,若是勤俭节约,潘苏通估计会像李河君一样,把全部身家梭哈进天津大厦,直到竣工出售吧。
其实回首潘苏通和李河君的创业过程。
两人很相似,皆是胆大,潘苏通不惜负债创业,李河君则是借钱创业。看中了哪个风口直接上,没有犹豫可言。
可是当李河君孤注一掷时,潘苏通则是在多领域发展,并且每一个领域做好风险预防,最终抵挡住了暴跌之势。潘苏通的那句“一个真正的富人不会数他有多少钱”看似财大气粗,实质上他明白,身家是外界给你的,是虚的,实实在在在口袋里的才是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