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方面军兵力最少,长征时为何损失较小贺
年10月19日,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艰难险阻和长达两万多公里的行程之后,终于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的一次伟大的胜利。
不过就在数千公里外的湘西一带,此时红二、六军团则还被敌人给团团包围,为了保护红军的有生力量,年11月,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启了长征,至年10月,红二、六军团以及红四方面军终于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扎根,在这个革命老区又一次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
相比于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的兵力是最少的,加上后来新加入的红九军团整个红二方面军的总兵力才只有1.1万人,不过在三大方面军之中,红二方面军的损失比却是最小的。
红二方面军长征初期总计有1.8万人,至陕北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之时,其还保存了1.1万人,在三大红军主力之中,红二方面军的保持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有生力量。
相比红一军团出征时的8万人,到陕北后仅剩下人,红四方面军的8万人到陕北后仅有1.2万人,红二方面军的损失最小,陕北会师之后党中央高度赞扬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
“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习。”
那么兵力最少的红二方面军是如何做到损失最小的呢?
机动灵活的作战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
在三大方面军之中,红二方面军的兵力最少,刚参加长征时仅仅只有1.8万人左右,在当时红一方面军两大主力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都有将近1万多人。
也正是因为红一方面军人数庞大,长征之时很容易暴露作战目标,而且刚开始的时候红一方面军对下面的宣传也不到位,许多的战士也只是单纯的认为这只是一次单纯的转移而已,因此在长征初期的时候几乎把根据地的家都给搬空了,印钞机、磨盘甚至连盆盆罐罐都带着。
这就限制了红军的行军速度,因此在长征初期的时候,面对老蒋的围追堵截,红军根本走不快,因此在长征初期,红军战士的损失很大。
湘江之战,为了掩护党中央过江,5万多红军将士以死相拼以惨胜的代价换取了中央的安全转移,也正是因为这次惨胜,让红军内部痛定思痛,于是主席在中国革命危亡之际再一次站了出来,之后红一方面军丢掉了坛坛罐罐,部队的机动性得到了保障,整个部队的作战方式灵活多变,“四渡赤水”更是把几十万老蒋的军队耍得团团转。
红二方面军的实力较弱,可是人数少却也有人数少的优势,那就是机动性比较强,作战的时候很灵活。
贺老总、任弼时、关向应等红二方面军领导人一开始就知道红二方面军在人数上的劣势,因此不能采取和红一方面军开始时候那样死打硬拼的战斗方式,因此军团领导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运动战来打击敌人、保存有生力量。
年,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先是大部队直插湘中然后迅速挥师插向湖南中西部地区,接着兵分两路给敌人造成东渡资水的样子,趁着敌人重兵东调之际,红二方面军迅速进入贵州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之后进入贵州山区之后,敌人又一次调集了重兵围剿红二、六军团,针对敌人的重兵围剿,贺老总再一次采用了我军最擅长的游击战、运动战来麻痹敌人,继中央红军上演了“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后,红二方面军在贺老总的带领下又在贵州山区上演了一场“乌蒙山回旋战”。
在进入乌蒙山区之后,贺老总、任弼时等红二、六方面军领导人在乌蒙山区进行来回穿梭,当敌人误以为红二方面军要经东北的彝良、盐津渡过金沙江时,红二、六军团突然折返向西北跑去,当敌人跑到西北时候,红二、六军团却突然南进直插贵州安顺。
整整一个月,红二方面军凭借着战士的顽强拼搏和优秀的战术指挥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忽东忽西,边走边打让敌人始终摸不透红二方面军在哪。
后来主席就对此评价道:
“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晕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吗!”
所以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是红二方面军能够保存有生力量的秘诀之一,因此面对敌人的围剿,红二方面军能以极小的代价从敌人的包围圈之中突围。
这一点作战方式和“遵义会议”后的中央红军相吻合,在十大元帅之中,很多人认为贺老总的军事指挥能力可能不如林总和彭总。
但是事实上,贺老总确实是被低估了,“乌蒙山回旋战”证明了贺老总在运动战和游击战方面炉火纯青的指挥艺术,而红二方面军能够成功从老蒋十几万大军之中突围,若没有贺老总的指挥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边打边扩红,损失补充新鲜血液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红二方面军以最少的兵力却保存了60%的有生力量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的损失也达到了一万余人,在到达陕北之后之所以还能够保持一万多人的队伍,就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血液加入。
在长征会师途中,红二方面军严守纪律,每到一处秋毫无犯,同时在当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湘中各县活捉土豪人,其中有50人罪大恶极,贺老总将这50人在人民面前审判,获取了当地民众的支持。
而打土豪所取得的财物,除了少部分保障部队的日常开销以外,其余的全都分给了当地的群众,红二方面军以廉价向当地贫苦百姓出售“官盐”,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而贺老总等也向当地的贫苦百姓宣传了“抗日救国”的路线,当地的群众也纷纷认识到了“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当地的年轻人踊跃参军,一下子扩充了红军队伍。
在湘中短短的一个星期,当地群众就为红军所感染,年轻人踊跃参军,仅这一次就扩充红军部队人,在到达贵州之后,红二、六军团又感化了当地的地方武装,吸收了席大民、阮俊臣、周质夫等人的武装力量,又一下子扩红0人。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起点是桑植,出发时有1.7万人至1.8万人,可到了贵州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比出发时多了人,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同时对于一些当地的绿林武装,红二方面军又对其进行宣传红军的纲领,这些绿林武装受到了红军的感染纷纷愿意加入红军队伍在当地开展游击战争。
根据记载,红二方面军在整个长征途中,共扩红将近1.5万人,这些新鲜血液的补充充实了红二方面军的实力,也让红二方面军越战越强。
优秀的政策让当地群众深深认识到了红军和以前的部队不一样,年轻人踊跃参军,而那些年纪大的长者不能参军报国,可是他们也用另一种方式支援红军:在红二方面军过草地的时候,当地的群众踊跃捐物,当地的富豪打开了仓库的大门,短短几天时间内红二方面军就筹集到了爬雪山所需要的御寒衣物、食物、盐巴等物资,这都为红二方面军减少了损失。
而且,比起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来说红二方面军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目的地明确,中央红军初期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长征,可是到哪里当时很多人都不清楚,一开始想要去湘西可是这条路被堵死了,后来要建立新的根据地也根本没时间,直到到达陕西之后才知道陕北还有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
红二方面军的战略目标则很明确,翻越千山万水和陕北的中央红军会合,所以战略目标清晰也是红二方面军损失较小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央红军都为红二方面军提供了经验。
最终在年11月,红二方面军也顺利完成长征,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中国革命开启了全新的一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