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史以来的巅峰之作一
如果问你中国古代有哪些值得一提的世界级工程,那么你一定首先想到的是长城,万里长城气势磅礴,号称世界古代文明的奇迹!但真要说到造福一方百姓的工程,那应当首属都江堰,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现在的成都!
岷江曾经被认为是长江的源头,后来被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后才改为金沙江,岷江是一条发源于岷山南麓的一条江河,沿着陡峭的山川涧奔腾而下的江水,在进入成都平原的时候,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每当汛期的时候,就会洪水泛滥;又因上游地势险峻,海拔落差较大,江水很快就会随着洪水倾泄而下,留存不住水的现象,导致成都平原在古代呈现两个极端,结果空有被冲集而成的大片肥沃土地,却无法被利用。所以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曾经其实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要知道李白这还是在都江堰成形后的近千年后发出的的感慨!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年~前年),是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三百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真正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今天的都江堰灌区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留存最完善、且仍在一直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同时无坝引水这种堵不如疏的治水理念,让人与自然完美的契合。
在今天看来,都江堰这样的工程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拦几座大坝,炸两个缺口就能搞定,但是在二千多年前,宝瓶口这个位置还是一座大山,那个时候要想在这样一个地方打开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度80米的引水通道谈何容易?当时李冰带领的人采用的是热胀冷缩的办法,采用火烧岩石,再用水骤然降温的方法,让山体裂开,起到爆破的效果。这一系列操作,今天说起来简单,但实际要真做起来,可完全不会是那回事。
那为什么一定要修这个宝瓶口呢?
从地势上可以看出,岷江处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岷江以南就是连绵的大山,而岷江以东就是盆地的中心,所以每当汛期来临,穿过四穿盆地的岷江自身的河床,短时间内不足以容纳那么大量的洪水,而南面被大山所档,洪水就只能向东淹没广阔的四川盆地,而宝瓶口的作用,就是为下游的岷江分流,让洪水提前进入四穿盆地,然后再经过多条河流一起分流,共同承担岷江的洪水,从而达到泄洪的目的。
同时在脱离汛期的四川盆地又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宝瓶口的存在,可以把江水引入盆地,对当地农业灌溉起来非常大的作用,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被开凿出来的宝瓶口的地势要高于原来的岷江河床,所以在枯水期的时候,水很难进入宝瓶口,这就有了后来分水鱼嘴,从而形成内江与外江,让在枯水期水少的时候,水能够从内江流向宝瓶口,同时再加上旁边用竹笼填石拦岷江的飞沙堰,也就是通过用竹笼来装石头,然后再沉入岷江,从而抬高原有岷江的河床,这样一来就能更好的调节流向宝瓶口的水量,从而实现对农田的灌溉。
这里的设计是非常巧妙的,因为内江的河床深而窄,江水会比较湍急,同时内江靠山体有一定的弧度,然后在下游内外江汇合处形成漩涡,漩涡所产生的离心力,可以带动泥沙向下游岷江倾卸,能有效的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不过由于小编没有见过,所以不知道真实情况是否真有这么神奇,那种飞沙走石的情景,不知是否真实存在?希望知道实情的朋友,麻烦告知一下,谢谢!
今天的都江堰,从卫星图上大概都能够看出,原有的竹笼结构已经被水泥建筑取代,毕竟竹笼结构的都江堰,是经不起洪水的冲刷,需要每年在枯水期的时候,都会进行一次整修。但是虽然现代建筑,比起古人的要牢固许多,就算经历过汶川地震那样的灾难,也完好无损,可都江堰治理洪水的理念,相比于现代动不动是就是各种拦江大坝来说,仍然是先进的,至少一个设计用了两千多年,并且将可能一直用下去,如今没有任何一个水利工程可以做到。
比如对于长江下游的洪水治理,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借鉴都江堰治水理念,也可以在多处找到适合用来分流的地方,只不过越往下游地价越贵,别说去分流了,为了城市发展很多湖泊都已被填平。
在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下古人的智慧,同时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李冰那个时代有现在的技术,他是会用这样分流的方式来治理岷江,还是和现在一样简单粗暴的多建几个大坝?欢迎表达你的观点!
好了,本期内容就分享这么多,喜欢的朋友麻烦给个“三连暴击”呗,会持续分享各种与地理有关的有意思的内容,感谢阅读,下期再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