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难点在哪里未来汛情走势如何专家解读长
央广网北京7月23日消息(记者李思默)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当前,我国正值防汛关键期,各地汛情持续发展,尤其是长江、太湖及淮河流域防汛形势较为紧张。国家防总22日继续维持长江、淮河防汛Ⅱ级响应。目前,防御工作难点在哪里?未来汛情还会进一步加重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就此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
今年3月28日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汛情、灾情严重,特别是6月以来,西南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与往年相比,导致今年南方雨水情势异常的原因是什么?王浩表示,总体来讲,今年南方区域性洪水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西风带、高原积雪及全球气候异常等综合作用引发的结果。“最主要的是今年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并且稳定维持在北纬20度至23度,西南涡水汽沿着西太副高的西部向北延伸,再加上西风带的影响,造成长江流域北纬30度、长江中下游这一带降水偏多。受上游多轮强降雨过程影响,长江流域洪水呈现洪峰高、洪量大、河流涨势迅猛、灾害点多、破坏性大等特点。”王浩说。
王浩表示,长江中下游段高水位运行时间将拉长,这对长江流域后期的防汛形势将造成极大压力,科学、精细化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是汛期防洪最为关键的有效措施。他说:“今年,包括三峡水库在内,长江流域座水库水工程被纳入联合调度体系范围,这将有效守住长江流域风险点,充分发挥拦蓄洪水及削峰、错峰的作用。当前,长江上中游水库还剩近亿立方米防洪库容,通过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后,中下游仍有亿立方米超额洪量需运用其他工程措施进行合理调节。总体来看,当前长江流域防洪风险总体处于可控状态。”
就当前情势,王浩认为,一方面要加强长江流域雨、水情滚动预报次数,为调度决策提供前期保障;另一方面,需要统筹长江上下游防洪情势,加强长江中下游堤防防守和长江上游水库群科学优化调度。他说:“做好长江上游各大支流,比如雅砻江、金沙江、乌江、嘉陵江水库群及三峡水库联合调度拦蓄工作,充分发挥洞庭湖水库群拦洪作用,均衡统筹三峡拦蓄能力、上游来水情况及对中下游防洪的影响,抓紧科学确定干支流水库及三峡大坝科学调度原则,做好科学精准调度工作,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减灾提供重要安全保障。”
王浩也指出,目前,长江流域堤防工程、河道疏浚、蓄滞洪区建设等已得到加强,但如何发挥水库、堤防、洲滩民垸行蓄洪作用,有效降低三峡水库水位和中下游控制站水位仍是当前防汛工作的重心,一些薄弱环节仍不能忽视。“比如,长江中下游42处蓄滞洪区中,仍有9处未完成围堤加固,大多数中小河流堤防标准低、防洪能力偏弱,难以抵挡超强暴雨洪水;加之前期降雨影响,部分河湖、水库已经蓄积了大量的水,当前长江流域上游强降水依然密集,很容易形成超标准洪水。另外,防洪非工程措施仍不够完善,这都是长江流域抗洪防御工作的难点。”他说。
王浩表示,近期,西南地区至长江中下游等地累计雨量大、强降雨区域叠加,防汛工作形势更加严峻,结合多家预测结论,7月下旬主雨带整体北抬的可能性较大。他分析:“届时,长江流域汛情有望得到缓解,黄淮地区将迎来七月下旬、八月上旬的防汛关键时期。但天气系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目前季风强度偏弱,雨带北抬的进程还有待观察。因此,一方面要做好黄河流域、特别是淮河流域的防汛准备;另一方面,长江流域的防汛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