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个地方获生态环境部点赞云南日报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共命名了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培育打造了一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样本。初步探索形成了“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绿色资本”4种转化路径和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复合产业、生态市场、生态金融、生态补偿等8种转化模式。在综合考虑地域特色与资源禀赋、建设进展与成效、经验模式代表性与推广性等方面的基础上,发布了第一批18个各有侧重且相对成熟,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型案例。自年7月起,生态环境部推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栏目,对这8种模式18个典型案例予以宣传推广。
华坪县
丽江市华坪县产业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入选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
案例背景
华坪芒果云报资料图
华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金沙江中段北岸,是滇西入川的重要交通枢纽,总面积平方公里,辖4镇4乡,人口16.20万人,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2亿元。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米,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也是云南省最大芒果生产县。华坪县先后获得云南省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华坪县城云报资料图
华坪县曾是全国个重点产煤县,产能单一,资源耗损严重,长期的煤矿开采造成区域内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频发,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如今在绿色发展的引领下,破解了“经济发展带来环境破坏”的悖论,华坪产业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境内金沙江流域年均输沙量大幅降低,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
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
主要做法与成效
↓↓↓
去“黑”增“绿”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一是做好去黑减法,“黑色能源”变“绿色能源”。华坪县主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万吨,煤矿由年的82处减少到年的27处,煤炭年产量从万吨减少到61万吨,下降91.8%,煤炭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74.5%下降到4.6%,实现城乡以电代煤全覆盖;淘汰化工产能24.68万吨,非煤矿山从42家减少到25家。成功列入全国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云南省清洁载能示范园区,清洁载能产业产值实现从0到55.83亿元的飞跃,累计就地消纳弃水电量11.7亿度,创造就业岗位余个,单位GDP能耗下降3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1%以上。华坪县的发展动能由黑色能源转为绿色能源,县域经济实现由“黑”到“绿”的华丽转身。
华坪县矿山变果园云报资料图
二是做好“增绿”加法,“黑色产业”变“绿色产业”。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闯出了一条“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新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修复、环境质量提升和群众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曾经以“煤”为生的重点产煤县转型为依托“生态产业”致富的绿色生态产业县。目前,在户注册的芒果公司和合作社中,有17%由煤炭企业注册建立,累计有25家煤炭企业转行,带动就业人,新增生态产业种植面积2.1万亩。年以来,华坪县从事绿色产业的人口从年的2.9万人增加到7.3万人(其中4.6万是原煤矿从业人员),仅从事芒果种植、加工、销售的建档立卡户就有人,占总人口的52%。生态产业面积从年的78.8万亩增加到万亩,煤矿区水源、植被、土地等正在恢复。年芒果种植面积达37.8万亩,位列云南省第一、全国第三,人均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年产量由年的6.78万吨增加至年的31万吨,产值由5亿元增加至22.8亿元。华坪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累计脱贫人,贫困发生率从15.01%下降到1.05%。
硕果累累金芒果
三是做好“护绿”乘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华坪县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流失和土壤石漠化严重。通过实施林业生态扶贫、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程,引导群众在荒山、荒坡发展绿色产业,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广石漠化地区光伏滴灌,解决灌溉用水难问题。境内金沙江流域年均输沙量从5年的2.23亿吨下降到年的0.49亿吨,鱼类从年的35种发展到年的61种。金沙江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水质达标率%,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逐渐减少,森林覆盖率达72.66%。
金沙江
完善产业链
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构筑生态产业链,“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加大培育优质晚熟芒果,错峰销售解决市场销售难题,从种植、加工等环节生态化打造有机芒果,建设“全国绿色有机晚熟芒果示范基地”。打造芒果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应对千息万变单一产品的市场问题。华坪县80%的芒果园实现标准化有机种植;建成全国首个芒果全产业链单品种大数据平台,构建了种植、加工、流通全过程数据可控、可视的质量追溯体系。目前华坪县芒果已有无公害食品认证7.8万亩,绿色食品认证2.22万亩,有机产品认证1.86万亩,有机转换认证1.74万亩,欧盟有机认证1.01万亩。华坪县被列为“一县一业示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云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华坪芒果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了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丽江金芒果”等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
果子山万亩有机晚熟芒果示范园
二是融合发展,“黑色城市”变“绿色城市”,发展康养旅游。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升级,绿色产业的壮大,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酸雨频率从3年的58%下降至2.56%,县城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昔日的黑色河变清水河,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3A级风景区。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从年的13.2:61.8:25调整到年的13:44:43。
绿色华坪
经验启示
华坪县做好去黑变绿加减法,做足“护绿”乘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发展动能由黑色能源转为绿色能源,县域经济实现由“黑”到“绿”,“黑色产业”变“绿色产业”,转型成为依托“生态工业”致富的绿色生态产业县,形成极具特色的“华坪”模式,可适用于传统煤矿开采地区的产业转型及矿区修复的“四转模式”,干热河谷及石漠化地区治理及产业培植相结合的“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生态修复模式”,生态农业开发的“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模式”,农企合作共赢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企合作模式”,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新闻知道多一点
华坪县以“生态工业”转化模式
入选了生态环境部的典型案例
那什么是生态工业模式呢?
跟着云报君一起来看
聚力转型发展,引领提质升级——生态工业模式
华坪芒果种植园云报资料图
生态工业模式是指以扩容提质和转型发展为核心,通过对传统工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和升级,做大、做精、做细特色生态工业,培育生态工业集群和区域生态品牌,并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基础,创新驱动和吸引产业、资本、人才、技术等集聚,培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优质产业,推动实现“凤凰涅槃”式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主要适用于生态环境容量较小、开发强度较高或山水林田湖草等特色资源占比较大的地区。除了华坪县,还有江苏徐州市贾汪区、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新疆霍城县等地区,都通过推动产业转型促进生态工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了从牺牲生态到保护生态,生动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来源:“生态环境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