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的地盘究竟是今天的哪
《出师表》是诸葛亮的经典之作,其中有一段名言:
自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担心无法完成任务,怕辜负先帝的期望,所以五月渡过泸河,深入荒芜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军队装备充足,应该率领三军北上,统一中原。
在这里,提到了五月渡泸的事件,从上下文可以推断出,此次所谓的渡泸行动旨在镇压南中地区的叛乱。
蜀汉在夷陵之战后,受到东吴的煽动,南中地区爆发了叛乱。这片地区包括了越雋、益州、永昌和牂牁四郡,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少数民族,位于现今的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一带。
首先需要对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策略进行分析。
雍闓是这次叛乱的主要头领,他来自益州郡。在他的煽动下,夷王高定和牂牁郡的太守朱褒相继据郡反叛,响应了雍闓的号召。与此同时,历史上也出现了孟获。雍闓派孟获去煽动少数民族的人民,因此可以看出,孟获在这个时候是暂时听从雍闓指挥的少数民族首领。
经过两年的整顿后,诸葛亮首先与吴国重新结盟,然后决定对南中进行军事行动,以平定叛乱。在出征时,马谡向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军事策略:“用兵之道在于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战取胜为上,以兵战取胜为下,只需公将其心服从即可。”诸葛亮非常赞赏马谡的建议,并在南征中采纳了这一策略。
诸葛亮为了最终会师益州郡,决定将蜀军分为三路行动。他率领主力攻击越雋的高定,马忠则进攻牂牁的朱褒,而李恢则前往益州郡发动攻势,以引开雍闓的注意,并配合诸葛亮的主力。
诸葛亮在镇压叛乱的首个阶段取得了顺利的进展,成功消灭了越雋郡的高定,并夺取了该地。雍闓也在高定的部下袭击下丧生,而马忠则击败了朱褒,占领了牂牁郡。
然而,雍闓的手下由孟获率领,仍在泸水以南坚守。李恢则在前进途中,被少数民族部队围困在昆明。因此,为了确保南征的最终胜利,诸葛亮必须继续发起进攻。正是在这个时候,诸葛亮所说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才得以实现。
诸葛亮率军渡过波涛汹涌的泸水,向孟获发动攻击。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七擒孟获的传奇故事,如下记载:
孟获集结余众,以抵挡亮的进攻。获素来服从夷、汉,亮募兵生致之后,让他观察营垒之间,询问:“这支军队如何?”获回答说:“之前不了解敌方虚实,所以才失败。现在蒙受赐予观察营垒,若只是这样,就很容易取胜了。”亮笑了一下,继续派兵作战。七次作战七次被击败,但亮仍然派遣获,获却拒绝离开,说:“将军,这是天命啊,南方人不会再复反了!”
三路大军在降服孟获后,继续向前推进,最终在滇池会师,彻底结束了南征。那么,请问孟获当年的活动地区是哪里?
我们前往参观当时的郡治,越雋郡的治所位于现今四川西昌,而泸水即是如今的金沙江。高定发动了越雋郡的叛乱,诸葛亮首先要镇压的就是这个地方,这表明雍闓的领土在高定之后,即越雋郡的南部。
在当时,永昌郡仍然忠于蜀汉政权的吕凯统治之下,因此雍闓的地盘应该位于永昌之北。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勾画出雍闓的统治范围,即横跨金沙江的大片地区,位于现今的西昌和永昌之间。
雍闓去世后,孟获继续领导他的部队对抗诸葛亮。由于无法抵御诸葛亮的进攻,孟获退守自己的老巢,即位于金沙江南和永昌之间的地方。大致位置就是在今天的云南鹤庆至大理一带。
马谡建议后,诸葛亮成功平定了南中,并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固自己的后方。他首先将原有的四郡合并为六郡,以缩小郡县的管辖范围。此外,他任用当地土著居民作为地方长官,充分利用他们对当地情况的熟悉优势,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不干涉其内部组织,维持和平即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当地少数民族的敌对情绪。此外,他还会选拔并任用当地有才华的人才,并强制将当地的富户豪门迁往成都以实行控制。
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商贸往来以改善交通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巩固蜀汉国力。著名的无当飞军得到选拔和组织,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大量南中物产也被运往蜀中以满足国内需求。
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南征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不仅平定了叛乱,还促使国家财政充实,实现了“军资所出,国以富强”的目标。这一系列举措功不可没。
你对孟获持何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