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五色交辉绘就宜居宜业图景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鹤阳金秋本报通讯员林海摄
鹤庆新华银器小镇夜景本报通讯员林海摄
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本报通讯员寸红亮摄
欧亚乳业鹤庆万头奶牛牧场本报记者秦蒙琳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本报通讯员林海摄
本报记者段苏航秦蒙琳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坚持生态先行,走以绿色为底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强化工业立县,打造“绿色铝谷”产业园,加大公园建设力度,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加强文旅融合,抓实非遗传承与活化利用,壮大“银色”银器产业;“传统+新兴”产业同步推进,培植以乳畜和蚕桑业为主的“白色”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扩大连片种植规模促农增收,做优以“金色”为代表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特色林果产业;用活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干部教育品牌,以实干优化营商环境。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鹤庆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县域经济活力逐步显现,绘就一幅宜居宜业的新图景。
生机“绿”: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距离西邑火车站仅3公里的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建成年产41.8万吨高精铝及10万吨合金的生产线,并配套建设4套大型烟气脱硫设备实现超净排放。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经收集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实现“三水”零外排。公司党委副书记董洪波表示,云南丰富的绿色水电、西邑的铁路货运对铝业降低用电成本、减少运输成本优势明显。未来,大瑞铁路的开通将为企业向东南亚国家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品提供进一步便利。
鹤庆县清洁能源丰富、环境容量承载空间大,具备发展清洁载能产业的优势。近年来,鹤庆县引进中国铝业、四川其亚铝业等一批竞争力强、发展势头好的企业,逐步构建以绿色水电铝为主体的绿色工业体系。年4月,溢鑫铝业绿色低碳水电铝一、二期项目41.8万吨产能建成投产,被列为省州重大项目的云南其亚金属有限公司年产35万吨水电铝生产线于年11月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全县绿色水电铝建成产能76.8万吨,年全县铝工业用电64亿度,总产值80亿元,上缴税收3.1亿元。
鹤庆县委书记段红丽介绍:“对比发达地区的工业结构来看,鹤庆的工业仍处于资源型、粗加工发展阶段。鹤庆县立足资源特色和产业体系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从优化工业体系结构和工业类别内部结构两方面着手,不断推动向价值链的高端方向走,在优化结构中做大做强整个工业产业。”
聚焦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小、产业聚集度不高、产业链延伸不足等问题,鹤庆县在保持现有产能规模的基础上,围绕交通运输、建筑结构铝制品精深加工项目加强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形成铝精深加工聚集效应,建强兴鹤工业园区,打造鹤庆“绿色铝谷”。年以来,云南银铝铝业有限公司3万吨铝棒项目、云南银镁铝业有限公司3万吨铝型材项目、哲美太阳能(香港)有限公司年产7万吨新能源汽车及通讯用铝综合加工项目、云南天光材料有限公司50万吨再生铝及30万吨铝加工项目等铝制品加工项目先后落地园区,鹤庆绿色铝材产业进一步朝集聚集约、链条适宜、创新引领、竞争力强的方向发展。
“十四五”期间,以绿色铝产业和多金属循环利用产业为主导,鹤庆县将全力培育绿色水电铝材一体化亿元产业,加快推进北衙多金属循环利用百亿元绿色产业园,形成大理州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预计到“十四五”末,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亿元,将鹤庆打造成滇西绿色低碳水电铝材产业聚集区和云南省多金属循环利用示范区。
“绿色铝谷”打造经济增长极的同时,城市公园建设全面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走进鹤庆城区的森林公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随处可见居民休闲娱乐;不远处的樱花湖公园里,鹤庆本土樱花树种“小阳春”每年吸引当地游人无数;水阁凉亭公园、文庙公园尽显历史文化街区魅力,黄龙潭公园常年为房车旅行爱好者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鹤庆县风景园林管理局副局长张志德介绍,文庙公园、水阁凉亭公园等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商业开发价值极高,县委、县政府着眼长远,不仅没有出让土地,还先后投入约万元建设公园。县城区现有公园面积60.58公顷,绿化覆盖率41.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1平方米,公园数量多、面积广,大大改善了县城人居环境。
鹤庆草海湿地总面积超公顷,栖息着天鹅、灰鹤、紫水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成千上万的越冬水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鹤庆县先后投入4亿多元资金实施草海湿地恢复项目,对草海湿地进行退耕退塘退田还湿地、清淤、废弃物清运等一系列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和可持续利用工程,目前,草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共有鸟类种,其中候鸟数量约1只。年12月,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近年来,鹤庆通过探索“保护+合理利用”的路径,做好东、西草海景观提升工作;结合艺术小镇开发,拓展荷花节等生态旅游,做好湿地公园科普、宣传、教育,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
目前,鹤庆县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念好“生态经”,建设绿色家园,真正实现发展改革成果惠及人民、全民共享。
小镇“银”:打造银都水乡文旅品牌
鹤庆新华村有悠久的金、银、铜民族工艺品加工历史,拥有“寸发标”“走夷方”“李小白”等多个知名商标,是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中国民间工艺之乡”,银器手工艺品加工销售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鹤庆全县有银器产品种类多种,银器产业年产值约31亿元,“鹤庆银匠”被列入全国典型劳务品牌,全县从事银铜器加工销售人员户近人,其中75%集中在新华村,在沿袭家庭作坊、手工制作、个体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出规模化生产经营的模式,形成“一户一品、前店后坊”“散户+公司”和电商销售多种经营格局。
鹤庆县以打造“银都水乡·幸福鹤庆”为依托,发展壮大银器产业,推动特色旅游,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1万元用于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构建高品质旅游服务链。目前,“云南省特色小镇”新华银器小镇第一批项目已实施完成,第二批项目全面启动,聚焦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等要素,完善小镇基础设施,银都水乡新华村国家AAAA级景区全面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品质。鹤庆县对鹤庆银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大理州银都水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两家文旅龙头企业进行奖补,并积极扶持文旅小微企业,命名34家特色院落、特色工坊、特色店铺。
“文旅产业是鹤庆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以前的购物游、观光游已不适应新业态,旅游企业需要实现从靠门票到靠优质服务、深度体验吸引游客、实现效益的转型升级。”段红丽介绍,近年来,新华村片区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投入近4亿元资金,围绕全域旅游概念,提升配套服务、培植新的旅游产品,实现企业正常运营、游客留得住,把文旅资源向产业效益转化。
新华村通过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建设,将支部建在企业、协会,推动企业和协会健康发展,成立新华银城文化公司党支部、新华银铜器手工艺协会党支部,促进银铜器生产加工和乡村旅游特色产业融合。年,鹤庆县被命名为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银都水乡片区被命名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华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今年,鹤庆新华银器小镇入选全国非遗旅游小镇,鹤庆新华银匠村文化产业园区入选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
新华银城文化公司党支部纪检委员尹灿丽介绍,年,鹤庆锋芒科技网络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建成云南鹤庆银器直播基地,组建20多人的直播团队,并签约百万粉丝主播3人。目前,大理鹤庆银器文化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相关工作全面推进,新业态、新渠道的拓展,带动了新华村的知名度和人气,提高了银器业的销售额。年,新华村旅游业年收入为13.31亿元。
乳茧“白”:激发农业产业活力
近年来,鹤庆县把乳业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聚焦奶牛养殖、饲草种植等环节,推进奶源基地建设,并引进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乳制品精深加工厂,将乳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同时,以传统蚕桑养殖优势为基础,把蚕桑作为重点产业来培植,推进农村产业兴旺。
来到位于金墩乡的标准化养殖万头牧场,亩场区牧草繁盛、栏舍俨然。副场长杜子居介绍,场区分为饲草种植区和奶牛养殖区,目前存栏头娟姗奶牛、3头荷斯坦奶牛,两个品种分开饲养,分别配备一个转盘式挤奶厅。“场区处于前期扩繁阶段,目前泌乳牛约0头,年产奶60吨。”
为转移洱海流域的奶牛存栏量,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在鹤庆注册成立鹤庆县现代农业庄园有限公司,建设存栏规模达头的标准化示范牧场,并于年建成投产。年,欧亚乳业四厂在鹤庆正式建成投产,打造乳制品全产业链,目前,鹤庆县的第二个万头牧场建设项目进入可研阶段,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本地奶源需求量。
截至今年8月,鹤庆县共引进优质奶牛4头、娟姗奶牛头,全县奶牛存栏头,日产鲜奶吨。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大幅提升,存栏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15个,规模化养殖率达84%。
在鹤庆县盛锋制丝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剥茧、煮茧、缫丝、复摇、打包……余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厂长田富华介绍:“我们厂生产的白厂丝最好品类在5A以上,年加工约吨干茧,处在整个丝绸产业的最前端,经初加工的白厂丝销往浙江、山东等国内服装面料集散地。”
鹤庆县很早就有种桑养蚕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以杂交蚕种和嫁接桑树为标志的现代蚕业开始推广,9年,鹤庆县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蚕桑基地县,开始规模化发展蚕桑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乡办企业到5年重组成立制丝厂,再到依托鹤庆县茧丝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鹤庆县规模化、规范化推动桑蚕产业向纵深发展,助农增收致富。目前,鹤庆县共发展桑园4万亩,约有4户农户种桑养蚕,每年出产吨鲜茧,蚕茧年产值1.6亿元,生丝加工、蚕丝被年产值2.2亿元。
河谷“金”:热区林果业带动果农增收
鹤庆县黄坪镇和龙开口镇属于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区,光热资源丰富、霜期短。年以来,鹤庆县在两个镇大力培育以柑桔为主的水果产业,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约10万亩,产量达14万吨,年产值8亿元,并培育出省级绿色食品品牌“鹤冠”柑桔。
在位于黄坪镇新坪村的大理万众苑科技有限公司0亩沃柑种植基地,公司负责人王光辉介绍,今年3月至6月,公司销售沃柑万斤,销售额达0万元,明年预计产量1万斤。“公司建有14间20立方米的冷库,每年采摘季先摘一批入库冷藏,柑桔上市时卖树上的,树上的卖完卖库里的,通过错峰销售与大小果分开的销售方式获得价格优势,今年最高收购价达到每市斤3.8元。”此外,企业建起60万立方米容积的鱼塘,通过水库引水和雨水蓄积保障用水。“只要10月份再下一阵雨,就能维持到明年雨季。”王光辉说。
龙头企业带动散户种植遍地开花,黄坪镇14个行政村均有柑桔种植。均华村连绵的山头一片新绿,柑桔种植连片,种植户杜金宝家的多亩柑桔今年有30多亩挂果。“首年每亩地投资3万元,柑桔树种下两年半到三年半可以卖果,每年单亩管护成本约0元,亩产值约3万元。”
目前,黄坪镇柑桔种植面积达7.8万亩,年均产量20.3万吨,产值约12.18亿元。“在保障永久基本农田稳定耕地的前提下,黄坪镇可发展柑桔种植的土地存量约有几千亩,产业破局的关键在于优化管理、销售等环节,进一步提高柑桔的附加值,增强抗风险能力。”黄坪镇党委书记张澎柱表示,黄坪镇将进一步发挥柑桔协会与合作社的凝聚作用,为果农增强市场议价的主导性;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建设冷链、仓储、分选线,延长柑桔销售时间,同时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十四五”期间,黄坪镇规划建设一个农特产品集散物流市场和一个水果分级包装交易市场,依托目前在建的宾鹤高速,增强水果外销优势。
近年来,鹤庆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初步形成坝区高效生态农业区、河谷现代农业区、山地林畜烟农业区、高山药材种植区的高原特色产业格局,以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有效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党建“红”:体制机制创新提质增效
鹤庆县委办公楼一楼大厅正中央的一幅油画,生动再现了年红军长征过鹤庆时同当地群众结下的鱼水深情。“当时,红军因忙于部署抢渡金沙江,没有在鹤庆‘扩红’,但仍有27位青年主动加入红军队伍。”鹤庆县文管所原所长田遇丰讲述了这段光荣的历史。
近年来,鹤庆县深入挖掘、大力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公园、亩草海湿地、鹤庆新华银器小镇、鹤庆文化长廊的作用,建设红色文化陈列馆、红军长征过鹤庆讲习中心,打造鹤庆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示范基地。运用边建设、边教学、边完善的办法,项目化推进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重走红军长征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系列活动,积极探索干部教育新思路、创建干部教育新品牌。自年7月开展首场体验式教学以来,已有全国、省、州、县上万名党员干部参加体验,并在全省推广成功经验。
年,鹤庆县引进昆明闾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鹤庆分公司进行总体策划、具体运营,形成“县委命名+县委组织部指导+乡镇实施+企业经营+群众参与”的协同模式,不断推动教学活动的项目建设,提升教学活动的服务质量。同时,探索“党总支+公司+村民”的模式,将公司运营总收入的8%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鼓励村民参与协同运作、促进项目运营,有力打造出“党建+红色教育+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样板项目。
鹤庆县深入实施人才兴县战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激励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为能干事、想干事的干部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出台《鹤庆县人才培引实施办法(试行)》及5个配套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精气神。深入推行基层党建“五点工作法”,进一步健全完善督查、考核、奖惩机制,典型经验在全州推广。
鹤庆县充分发挥发达地区挂职干部桥梁纽带和挂钩帮扶单位资源优势,推动本土人才与优势资源互促共建。今年,中船集团帮扶鹤庆县开展鹤庆县青年干部培训班、鹤庆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和鹤庆县乡镇基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共培训党政人才余人次。年上半年,鹤庆县选派47名驻企服务员,深入全县7大类30家大型企业一线,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庆县生产总值从年的35.82亿元增长至年的.03亿元,年均增长12.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46%;全省县域经济考核排名从年的第75位上升至年的第3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亿元。年,鹤庆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居大理州第四位,进入大理州经济发展A类方阵。依托绿色铝、多金属循环利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4个百亿级产业,鹤庆县正按照一产做优做特、二产做大做强、三产做活做精的发展思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向着“富裕鹤庆”持续发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