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一座行走在桥上的城市
每每忆起攀枝花市,总体印象是这个老工业重镇桥梁太多了,城街的部分是桥,桥梁的部分属于城街,这座行走在连接金沙江南北两岸的桥梁上的工业城市。
行走在攀枝花市区的感受太奇特了,人在城间走尤在桥上行,城市的街区与桥梁交织,让人感觉整个城市都鲜活起来,行走着。
而我和妻子,由成都南站转辗到攀枝花火车站,当时正急切寻找一个可以让我们离开的汽车站。
那天天刚朦胧亮起来,加之一夜的旅途劳累,我们从火车站坐公交车进市区的时候也没多少看风景的心情。待到进了汽车站,挤着买车票,买了车票觉着时间还很多,遂寄存了包裹走了好长一段路进一家面馆照料一下肚子。
出得面馆,两个人才强捺着离开的那份急切看桥看金江,并频频拍照,俨然一对浪漫游客,悠然于陌生山水之间。
凭桥栏眺望壮丽崔嵬的群山和奔腾咆哮的金沙江,有几分愉悦,很想做一两天逗留,但得赶赴昆明,回滇南个旧市上班,在攀枝花游玩的想法终归是想法。几分身不由已的轻愁,一种过客的情怀油然而生,莹绕心际。
攀枝花市区近50公里的金沙江江面上,各式各类桥梁各展英姿,构成桥梁陈列馆。这座金沙江畔的城市,有铁路和公路交叉的向阳桥。也有连接矿山和山区的人行便桥。据攀枝花市市志记载,渡口大桥和密地大桥,渡口大桥和荷花池大桥,沿江吊桥和宝鼎大桥各成一组,形成了市区的3大循环线路,把被金沙江切割的“大江南北”和片区结构的市区连成一体。
攀枝花市还是“窄桥”的故乡。笮桥,即今人所说的索桥。唐人独孤及写有《笮桥赞》描述渡溜筒的情景。说:“笮桥经空,相引一索,人缀其上,如猿之缚,转贴入渊,如鸢之落,寻橦而上,如鱼之跃。顷刻不成,陨无底壑。”智猛法师著有《绳桥赞》,其中说:“冰崖浩然,百十余仞。飞经为桥,乘虚而过。窥不见底,仰不见天。寒氮惨酷,影战魂栗。”(自〈攀枝花市志〉)。
攀枝花市的建筑群也是十分引人注目。城市临江而建,顺山而走,桥或跨江而行,或交叉耦合,那种桥梁的巍然静驻与江河浪的翻腾叫嚣,恬淡与张扬似乎是对立的,在这又显得融合得如些完美。这更像是对人生活方式的选择进行必要的寓示,桥要的是稳固,体现一份处事不乱的专业品质。而江河天生就是要澎湃!就是要横穿山谷禁锢了的那片死寂!——在这个山谷,这座城市,桥墩高立,横贯南北,傲然稳固护了河床。江河则穿城仰桥,浅吟轻唱,为城市增添一份自然和灵性……
来年二月,攀枝花盛开的时候,你会像我一样想到桥,想到一座与花与桥,与金沙江有关的小城吧?但愿是这样的。
这样的回忆一座城市。一座行走在桥上却有走在街上的那种感觉的城市。
“车站就在那里!”那块车站前的青灰山崖,竟然是我们在桥上寻找一个能离开的车站时最显目和有效的座标!
就在这天。
以桥梁为引,注定要成为我记忆这座城市的特殊方式。
抑或是把四川攀枝花市说成是一座行走在桥上的城市更为贴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