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在中甸经历翻雪山过草地
香格里拉原名中甸,年更名
见证红军征程翻雪山过草地的香格里拉
年4月29日红二、六军团抢渡金沙江顺利进入迪庆境内,在中甸(年更名为香格里拉)历经19天公里,两次战斗,翻越了三座大雪山,多名指战员的牺牲,于年5月13日离开中甸。
抢渡金沙江的胜利长征红军甩开追敌。
在中甸,长征红军受到了土司和领主的武器阻拦。在金江至上江一带,刚刚渡江的红军短暂休整,长征红军举行会议,着重研究和规定了进藏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特别规定“藏族地区,不打土豪”,为翻阅雪山、进藏做充分准备。
红军先遣部队从格鲁湾出发向中甸开进,到达第一座雪山——雅哈雪山。雅哈雪山高达多米,积雪达两尺厚,从金沙江峡谷到雪山山顶气候截然不同,夏温暖如春,山顶寒冷如冬。
出发前做了周密的部署,沿途都带有医生和收容队帮助收容伤病员。因为红军战士大多来自湖南、湖北、江西,第一次翻越大雪山,再加上物资缺乏,不断有红军战士倒在连绵的雪山上。
抗饥饿、斗严寒,年5月1日,终于翻过雅哈雪山的红军部队胜利挺近中甸县城。
在中甸休整期间,在贺龙、任弼时主持下召开了红二、六军团连以上干部参加的“中甸会议”。
红军在中甸聘请了几十名翻译、向导,筹集了粮食、牦油等物资。红二、六军团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红军拿了村民的柴、鸡蛋,都会把银元放在鸡窝或者是柴堆上。
“不惊扰藏民群众,进入中甸县城的红军大部队就驻扎在拉咱坝水草地,当时正值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许多红军战士被冻伤,有的战士被冻僵甚至牺牲了。”
人均以实际行动获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各族百姓纷纷主动为红军背水,磨青稞,缝补衣服和安排食宿。
经过短暂的休整,做好思想和物资的充分准备,再次高举抗日大旗,兵分两路,继续北上。
年7月2日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正是红军的这种不怕困难,严格遵守纪律的这种精神,为取得抗日大胜利奠定了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