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饿了么卖给马云,坐拥数亿现金去打工的张

互联网大潮来袭,一夜暴富的神话,比比皆是。

雷军曾说,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就是一个抓住风口的大学生。

因为肚子饿了,他大手一挥,放弃读博的机会,决定去创业。创业成功后,在发展的高峰期,他却又以亿,将“亲孩子”卖给了马云。

这个人就是饿了么创始人,外卖两大“金刚”之一的张旭豪,一个曾经风里雨里亲自送外卖,后来又无奈将“饿了么”拱手让人的传奇人物。

年,“饿了么”在外卖市场的份额,达到了41.7%,远超百度和美团,而且还处于高速发展期。为何张旭豪转身就“变脸”,在年,又将饿了么“卖身”阿里呢,背后有什么隐情?

“饿了么”被阿里巴巴收购的前2个月,张旭豪甚至还专门进行了辟谣,让员工们安心工作,谁知两个月后,“饿了么”就大变天,这又是为什么呢?

33岁的张旭豪,一夜之间变现数百亿,他拿着这么多钱,又去了哪里呢?

因为饿肚子,想出来的公司

实话说,张旭豪并不缺钱,他的爷爷,是上海有名的“纽扣大王”。刚上大学时,他父亲就给他10万生活费,让他安心完成学业,计划毕业后,让他到香港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张旭豪也一心求学,在同济大学读完本科后,又顺利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硕士。张旭豪做梦也没想到,他会因为一顿饭和自己“抬杠”,走上了创业的路。

有一天晚上,张旭豪和室友在寝室里忙着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由于赶时间,他们连下楼吃饭的时间也抽不出。

其中有一个室友想到一个办法,那就给饭店打电话,让他们送过来吧。结果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要么是无人接听,要么是对方不愿意送。

拿着钱,还能买不到饭吃?室友一气之下,承诺多给20块钱的跑腿费,这才有饭店接单。饿了一整天,能吃到香喷喷的热饭,大家都很高兴,唯独张旭豪陷入了沉思。

买了50块钱的饭,却要多花20块的跑腿费,不划算。为了吃顿饭,打了10几个电话,讲得口干舌燥,不方便。

张旭豪大腿一拍,冲着几个室友说,要不我们合伙创业,送外卖吧?

为什么决定做外卖,张旭豪给出了3个理由:

1、学校里像他们这样的学生很多,经常会碰到下雨天或者忙不过来,如果有人可以帮忙送饭,市场需求应该很大。

2、学校周围的饭店很多,竞争激烈,如果开辟外卖服务,可以变相增加饭店的收入,饭店肯定愿意加入。

3、不用租房子,不用会做饭,就能覆盖一大片区域的餐饮生意,而且有利可图,这当生意前途无量。

说干就干,大家你五千,我三千的,凑足了成立外卖公司的首批资金,有人甚至把学费都拿出来了。

张旭豪明白,要想成功,就得顺势而为。但当时根本没有外卖这个概念,更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没有东风可借,张旭豪决定,那就自己“造势”。

为了让同学们通过他的公司点外卖,张旭豪和几个合伙人开始四处发传单,见人就发,只要不拒绝,就滔滔不绝地介绍他们的优势。

在学校的论坛里,铺天盖地,都是张旭豪“饿了么”的帖子。

为了获得更多的饭店资源,张旭豪带着自己的团队,挨家挨户地游说,有一家饭店老板年纪大,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据说张旭豪去了30多次,这家饭店才同意加入。

本以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运营了2个月后,张旭豪发现,这样根本行不通。

没有订单时,愁得焦头烂额,有订单时,仅靠电话接单,根本就忙不过来。遇到下雨天,找不到送外卖的人,张旭豪只好自己上楼。即便是这样,忙了一个月,整个团队才挣了多块钱。

张旭豪摇了摇头,这条思路没错,但效率太低,根本做不大。张旭豪苦思冥想,书桌上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给他带来了新的启发。

为何不做软件和网页,让大家在网上下单呢?

就这样,“饿了么”率先出击,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通了饭店、骑手和客户商业通道,形成了外卖的闭合服务链条。

就在张旭豪准备大干一场时,“饿了么”就遇到了挑战。

眼看即将硕士毕业,几个创始人要么面临着就业,要么还要继续深造,刚有起色的“饿了么”,开始变得摇摇欲坠。

张旭豪一咬牙,毅然放弃了读博的机会,和他一同留下的,还有康嘉和叶峰。5个创始人,只剩下3个,这对饿了么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幸运的是,留下来的3个人,对“饿了么”的发展更加专注,没有了学业的压力,张旭豪对“饿了么”变得更加痴迷。

随着互联网时代步伐的加快,“饿了么”也逐步步入正轨,流程更加清晰,市场轮廓凸显。当时的张旭豪就表示,他一定要去敲一次钟,“饿了么”要上市。

祸不单行,团队斗志昂然,但市场上的挑战,让张旭豪再次陷入困境。

当时的百度、美团等逐步兴起,在强大的资本和企业背景之下,“饿了么”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张旭豪明白,外卖平台的利润很低,要想长久生存,就必须拿下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且外卖平台与其他行业不同,最终能留下来的,也就是两三家。

要想拓展市场,就需要更多的广告投入,需要更多的人,但这些都需要钱。如果不尽快找到资金,扩充“饿了么”在市场中的地位,很可能就会被立马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年,“饿了么”的发展,引起了金沙江创投的注意,A轮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到账,挽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饿了么”。

在随后的几年里,张旭豪紧盯市场,为了拿下市场,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他对下面的代理商只有一个要求,要让“饿了么”,成为当地外卖行业的“一哥”。

虽然美团、百度厚积薄发,在外卖领域铆足了劲,但“饿了么”经验丰富,精准地把控了市场的方向,“饿了么”在市场份额方面,一直遥遥领先。

年,“饿了么”营收超过亿元,占据了国内外卖市场41.7%的份额,如张旭豪所愿,“饿了么”成为了他想要的样子。

然而,外卖行业的另一个暗涌,正向“饿了么”袭来。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其他平台也很快意识到了市场份额的重要性,为了从“饿了么”手中夺回市场,采取了更加疯狂的方式。

众所周知,那段时间点外卖,几块钱就能搞定,平台的补贴很高。补贴出去的钱,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平台真金白银的投入。

外卖行业进入“烧钱比拼”阶段,“饿了么”即便再有优势,也难当其他平台在价格上的优势。

不仅如此,在美团投入腾讯的怀抱之后,“饿了么”除了暂时的市场份额优势,在很多方面,都开始出现问题。

张旭豪明白,摆在自己面前的有3条路,要么继续硬撑,要么和美团合并,要么把“饿了么”卖掉。

继续硬撑,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手里没有足够的资本,硬撑等于死撑,这条路不可取。

当时的外卖行业已经历多轮洗牌,仅剩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头部企业,如果选择和美团合并,意味着市场上再无“饿了么”。张旭豪不忍心将一手创办的企业,送入对手的手中,这条路不能选。

思来想去,张旭豪最终选择了第三条路,将“饿了么”以亿元,卖给了当时的股东阿里巴巴。

事实证明,张旭豪的决定是对的,虽然他让出了“饿了么”的股份,但至少收获了上亿的财富。不仅如此,在被马云收购后,“饿了么”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将“饿了么”送入马云的怀抱之后,作为“饿了么”的“亲爹”,张旭豪也没有撒手不管,而是跟随“饿了么”,一起加入了阿里,继续担任“饿了么”的董事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