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者讲新故事云报记者见证36年金沙

金沙江,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一环,搭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

对于长江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的   金沙江的热谷给流域群众带来了种类丰富的各色高原农特产品,植被稀疏、土地裸露的干热河谷变成特色优势,形成干热河谷绿色经济产业带。流域群众打造出了诸如昭通苹果、大理宾川橘子、漾濞和泰、丽江华坪“丽芒”、汤郎乡高粱酒等独具高原特色的绿色食品,不仅成为了金沙江流域群众致富的“敲门砖”,更成为云南绿色食品“可食用的名片”,为云南绿色经济发展贡献出了金沙江的力量。未来在“十四五”期间,云南省还将引入有情怀、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推进提水配水、土地整治、产业发展3大工程,为金沙江再造一片绿水青山。

位于昭通盐津的水田易地扶贫搬迁点,人民生活有了保障。通讯员柴峻峰摄

36年后的今天,世居于高山深处的群众进入了城市,镇雄旧圃鲁家院子易地扶贫搬迁点、彝良发界易地扶贫搬迁点、永善红光易地扶贫搬迁点、盐津水田易地扶贫搬迁点……世居山中的群众成为了职工,成为了市民,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医保,孩子也读上了“城里的学校”,生活有了保障,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明媚了。

在昭通鲁甸卯家湾易地扶贫产业园区,一对夫妇通过养殖蘑菇脱了贫,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明媚了。通讯员柴峻峰摄

全身心“沉”到人民生活中做真正的人民满意的记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乘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风起云涌,新闻改革也方兴日盛。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怎样为新闻改革出力,为改革开放贡献力量,是我们都在思考的问题。

韩声雄、刘流(右)和马帮一起行进在考察采访途中。

年,我们作为云南日报记者,随着云南省金沙江航运公司的号远航船队,从昭通地区水富县码头出发,用了十几昼夜的时间,一路搏急流,闯险滩,终于飞越“关山重重,岩峻千仞,涛涌万壑,鸟飞难渡,动魄惊心”的金沙江天险,冲出乌蒙大山的崇山峻岭,行航公里,安全到达上海。打破了“金江自古不通舟”的神话,创造了云南船队下江南的壮举,开拓了我国内河最长的水上航线。

就在那“喜茫茫,空阔无边”的长江水面上,我们突发奇想,有了沿金沙江徒步采访的计划。

我们希望通过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进行调查研究,考察采访,求得真知灼见,为我省的经济改革和新闻改革贡献力量。

韩声雄(左一)、刘流(右一)在金沙江边采访。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提出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建议。其中,“热区是块宝地,云南要搞好热区开发”的建议见报后,省里即成立了热区开发办公室,大规模的热区开发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天,热区开发已成为我省农业的特色产业;我们较早在报纸上提出《建立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势在必行》等考察报告,对制止乱砍滥伐、建立林业生产新体制,退耕还林,建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提出的“把旅游作为云南支柱产业”的建议被省政府采纳,在省七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为第四大支柱产业。

实践证明,如果不是亲自深入到生活中,深入到群众中,是很难发现问题和获得正确答案的,更不可能使调查结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参考。

韩声雄、刘流金沙万里行结束,在四川宜宾长江岸边合影。

直到现在,还有人问我们:“当时省内的交通条件已经不是很差,你们为什么还要以徒步的形式进行考察采访呢?”

答案只有一个: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民满意的记者,就只有全身心都“沉”到人民生活中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随着群众的脉搏跳动,反映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丰功伟绩,反映他们的心声;也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真理,为我省的经济社会改革贡献力量。

作者:韩声雄

策划:锁华媛

统筹:李洁

编辑:郭建丽孙寅翔

美工:姚振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36年前,云报记者徒步走进金沙江看发展

金沙江的浪花见证36年发展足迹

云报记者徒步走进金沙江背后的故事

36年光阴感受金沙江流域巨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4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