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房子怎么摇起来了专家是2013年雅
成都的房子怎么摇起来了?
在经历年汶川地震以后,如果问大家对四川的印象是什么,应该就不再只是“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了,“容易发生地震”就是这些年被大家打上的另一个标记,以至于每次与成都宜居有关的话题,评论区都总有“成都容易发生大地震”、“地震带上的地方不适合居住”这类言论。
但实际上呢?成都平原并不容易发生地震,这个冲积平原的基底大概在八九亿年就形成了,至今未发现什么深大断裂,历史上也没有发生灾害性大地震。所以,成都主要是受到周边地区地震的影响,尤其是龙门山断裂带。
年5月20日,这可是很多女性朋友期待的日子,花店老板们的心情应该也不错,爱有多深不知道,但礼物是要到位了才行了。不过,大家一定没想到,这个特殊的日子被地震给抢了“热度”,八点三十多分,有成都网友说房子都摇了起来,自家住在青羊区居民楼9楼。
这个说法还真的一点不夸张,我家在锦江区,楼层比这位朋友还要高一点,发生地震的时候,刚好送了孩子去学校返回,刚坐在凳子上手机就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预计十多秒后地震波要抵达成都,然后果然感受到了好久不见的凳子晃动感,家里的吊灯也在摇晃。
好在我看到了地震预警信息,可以确定不是成都发生地震,所以地震发生的时候,自己一点也不慌乱。毕竟当年还经历过汶川地震,以及之后的很多次余震,所以了解了一些地震知识和自救措施,可以根据房子的抗震能力、震级大小、楼层高度等,决定是否要躲避、甚至是撤离。
四川雅安市汉源县突发4.8级地震,为年雅安7级地震的一次强余震?5年来最大!
突然发生的地震到底是几级,到底是哪里发生地震,倒是让一些朋友争论起来,怎么回事呢?
有安装地震预警信息提示的朋友应该发现了,这次地震预警是汉源将要发生5.4级地震,后来初步测定的结果是四川雅安发生5.1级地震,甚至有经历过汶川地震的朋友表示,自己肉测这个震感都在5级以上。至于哪里发生地震,说到底还是一些不了解四川的朋友,以为雅安和汉源是两个没有关联的地方,但实际上汉源县就是雅安市的。
至于地震震级到底是多大,大家不用争论了,因为中国地震台网已经正式测定:
5月20日上午8点36分发生的4.8级地震,震中北纬29.67度,东经.48度,这个位置在四川雅安市的汉源县,就是盛产花椒、苹果和车厘子的那个汉源县,震源深度达到20千米,地震周边5公里范围内有10个村庄,平均海拔约米。20公里内有6个乡镇,像小海子、牛背山镇这些地方,有的朋友还略知一二。
本次地震震中距离汉源县有40公里,距离荥经县38公里,距离泸定县36公里,距离天全县52公里,距离石棉县50公里,距离雅安市66公里,距离甘孜藏族自治州65公里,与成都市的距离就更远了,达到公里!
从汉源县的现有地震记录来看,受到最大影响的一次地震,能查到的还是年汶川地震那一次,即便是把范围扩大到震中周边公里的范围,5年内虽然发生过79次3级以上地震,但最大的地震等级就是4.8级了,一次是汶川于年7月14日发生的4.8级地震,另一次就是年5月20日发生的这次4.8级地震。
也就是说,地处四川西部偏南、横断山脉北段东缘的汉源县,过去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地震,主要地形是山地,相对高差较大。4.8级的地震,加上20千米的震源深度,按如今的建筑抗震能力来说,一般不至于造成较大损失。
每次地震发生以后,不管是震中的人,还是关心地震灾情的朋友们,都难免会担心有没有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已经表示,雅安汉源这次4.8级地震,实际上是年那次雅安7级地震的强余震。
四川发生过的强震较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看看地震带分布就明白了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点:中国的地震聚集区域有5个,并非四川才有可能发生较大地震,比如华北地震区的频繁程度、以及强度大小,实际上就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另外,也不是整个四川都在地震频发的地带上,这一点可以从地质结构和过往发生的大地震分布规律看出来。
实际上,四川发生过的大地震,主要就集中在东经度以西的地方,因为这些区域分布的较大地震带就有8条之多,知道龙门山地震带的朋友不少,因为当年的汶川大地震和雅安发生过的7级地震震中,都位于这个地震带上。
但四川还有7条主要的地震带,其中不少都发生过7.5级地震,比如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松潘-较场地震带。而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的地震带就更多了,比如鲜水河地震带、理塘地震带、金沙江地震带和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
不过,我们也不要听见地震就感到害怕,平时可以多了解一些地震方面的知识,比如地震来临的时候,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就近躲避,还是要跑下楼撤离。
抛开为数不多的灾害性地震,大多数地震都是再常见不过的自然现象,并不是说你所处的位置不在大型地震断裂带上,就一定不会发生地震,只不过是发生大震的概率较低。所以,我们不用“谈震色变”,但也不可一无所知,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