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浓缩的红色文化教科书西部文明播

——探访会泽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

杨林华文/图

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位于滇东北会泽县城北面,这里出土过有多年历史的汉代古墓,也有着彝族禄氏城堡的遗址。工农红军红九军团曾在这里进行过大规模扩红,数千名贫寒子弟从戎参加革命。

今天的水城,历史的马蹄声已远去,数百亩的古梨树一年四季点缀出别样的风景,千年古墓和扩红印记庄严、厚重且朴实,述说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印记。

梨园观景,淡定人生

仲夏时节草木繁盛,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位于会泽县城北边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内数百亩的古梨树早已脱去了洁白的外衣,换上了碧绿的新装,棵棵梨树枝繁叶茂,个个圣果挂满枝头,是人们避暑和散步的最佳场所。

那片片梨叶绿得纯粹,这满眼的绿色足以带给你劳碌之后的闲适,酷热之后的清凉,可以洗去你满身的暑气。漫步梨园深处,可以让浮躁的心灵变得宁静祥和。那挂满枝头的梨果嫩绿中泛着青涩,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圆球,在微风的吹拂下左右摇动,仿佛在向你频频点头,让人垂涎欲滴。

瞻仰浮雕追溯历史

水城梨园扩红台和纪念广场是扩红文化生态园的标志性建筑。从广场北面拾级而上,便看到了“乌蒙磅礴”大型群雕,“乌蒙磅礴”大型群雕始建于年11月,占地平方米,整座群雕掩映在青山绿树间,再现了当年的扩红热潮和军民一家亲、鱼水情深的感人场景。

年5月,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第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和政委何长工的率领下路过会泽,为劳苦群众开仓放粮、发放财物、释放狱中无辜群众,在为会泽人民除暴安良的同时,红九军团还在水城梨园宣传红军主张,号召热血青年踊跃参军,在水城梨园进行了大规模扩红,在红军的大力宣传和地下党的帮助下,两天内就有余名会泽穷苦人民的子弟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军长征史上扩红人数最多的壮举。

革命历史纪念馆里

重温峥嵘岁月

革命历史纪念馆展厅由“乌蒙明珠”“星星之火”“红色铁流”“星火燎原”“再谱新篇”和“会泽革命遗址”6个部分组成。以会泽地方组织革命斗争史为主题,展示了会泽地方组织早期的革命斗争、中央红军第九军团长征过会泽和建立前的革命斗争等历史事件。

革命历史纪念馆里陈列着大量历史实物、珍贵图片、文献资料,进入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者能看到抗战历史短片,能聆听到解说员讲述年至年,长征中的红军面对重重困难,用坚强的毅力战胜艰难险阻,纵横11个省,在长征途中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等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故事。参观者能从那一件件珍贵的物件、一幅幅烈士的画像、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视频短片里重温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革命历史纪念馆就是一部浓缩的历史“教科书”,它能震撼人的心灵,洗礼人的思想。

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是孩子们的勤耕园

在会泽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会泽县春晖小学(云南会泽红军小学)新建启用了一块“勤耕园”劳动教育基地。这块新建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占地多平方米,共划分为34个班级基地,主要用于学生参与农作物播种、养护、采收等劳动生产过程,为小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体验提供了条件。每年,会泽红军小学的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都会携带劳动工具及各类种子、秧苗如约来到基地,学生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并由班级组织实施好农作物的日常管理,让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

在校外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合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还能通过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小热爱劳动,亲近自然,让以劳动为荣的种子通过实践教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大地收藏的“堂琅故园”

走进会泽水城文化生态园最出名的汉代古墓群,能观赏到古汉墓群的每个竖穴土坑墓穴里,陈列着东汉早期的陶罐、陶灯、陶壶、陶盆等陶器制品。在一个古墓里有一个陶制模型“堂琅庄园”,从平面看上去,内由门厅、院落、起居室、盥洗间、畜圈、厨房六间组成,四周有围墙,天井里有树木,畜圈里有陶制的马、猪、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虽是陪葬的土陶模型,却真实反映了东汉时期会泽的经济文化及生产生活状况,田野牧歌吟唱的“堂琅故园”成为人们心中的“乌托邦”。

据管理员介绍,古墓群南北宽至米,东西长余米,均有墓葬分布,共发现各时期墓葬90余座,古墓群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三个区域,其中东区和中区墓葬分布较为密集,考古队在东区清理墓葬43座,其中早期墓葬18座,晚期墓葬25座,早期墓均为竖穴土坑墓,墓中出土器物近件,以陶器为主,另有部分为青铜器、铁器、银器,鎏金铜器及玉石器,是迄今为止云南发现分布面积最广,墓葬规模最大,随葬品较为丰富的墓地。

漫步于梨园深处,仰观蓝天白云,重游红色故地,探寻堂琅文化,此情此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听钟磬悠悠、红歌嘹亮,看满园夏景,盛世繁华让人感慨万千。

作者/来源:掌上曲靖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3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