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过程中,国军方面放水排行榜
喜马拉雅山的风
-07-:06金牌宠粉官,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粤方陈济棠算是“放水”接力的二号选手。中央苏区和粤桂有着相当微妙的关系,粤方陈济棠与桂系结成联盟,成为南京政权最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中央苏区的存在也是粤桂方面希望的,毛主席敏锐地利用这种关系,使红军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广州政府代表干脆和红军联络,问明白红军的行军路线,得知红军不会在广东落脚后,便和红军一起演戏,部队缩在碉堡里,只要红军不来攻,粤军绝不开枪。红军有行动时,事先将经过地点告知陈济棠,陈济棠部即后撤20公里让红军通过。由于粤方的有意让道,加上中央军追击不力,红军几乎是以急行军姿态向西进发。
此时,蒋介石布置了四道封锁线,希望湘、黔、桂等省部队在边境地区拦截并消灭红军。 “放水”接力的三号选手出场了,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认为这实际是蒋介石驱红军入桂的企图,一旦红军进入广西,中央军就可顺理成章尾随入桂。让红军尽快通过湘桂边界西进,则成为桂系首要目标。桂系制定“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的“送客”方针。在蒋介石催促下,桂系作出向北挤压姿态,与掩护部队红三军团第五、六两师展开激战,红五、六两师伤亡过半。
当红军主力过湘江后,桂军方才压到湘江渡口,对红军后续部队进行堵击,红五、红八军团一部及担任后卫的第三十四师部队未能渡江,呈溃散态势。此役,桂军既避免与红军正面遭遇,达到挤送红军入黔的目的,此战红军损失三万多人,桂系又获得不俗战果,对蒋介石有交待,可谓一举两得。在四面皆敌时,红军虽付出惨重损失,但主力部队得以渡江保全,顺利入黔,湘江战役对红军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这和桂系没有正面利用湘江天险,阻挡红军有很大关系。由于桂系多多少少有些“放水”,红军再次躲过一劫。
“放水”接力的四号选手贵州军阀王家烈也上场了,他们干脆避而不见。红军进入贵州后,通过四渡赤水、横渡乌江,4月底转进到云南境内。五号“放水”选手云南实力派的龙云,在判断红军只是过境后,命令下属避免和红军发生冲突。三纵队司令孙渡回忆,早在红军刚刚进入西南时,为免除以后一切麻烦起见,只有追而不堵,将红军尽快赶走出境为最好”的预案。5月上旬,红军在云南几乎如入无人之境,飞速般地前进,直抵金沙江畔,由皎平渡等地顺利渡过金沙江。红军在云南的行动,由龙云的“放水”顺利结束。
六号“放水”选手自然是四川的军阀刘湘了,石达开就在这里全军覆没。四川军阀很多,各有心思,也不团结。但他们都不想中央军介入地方,这方面想法还是一致的。守护铁索桥的当地军阀也不愿意得罪当地百姓,并不炸掉铁索桥,仅仅是拆掉桥上木板。只要不抢军阀的地界,四川军阀们半推半就地敷衍了事,虽然沿途不断有骚扰,红军主力最后还是精准地进入无人区,暂时前无阻挡,后无追兵,算是脱离了险境。
蒋介石之所以不追击到底,他认为红军是一群乌合之众,粮弹不足,不太可能穿越无人区,大雪山,沼泽地。而且如果派军队去,一旦打了败仗,等于给红军送了给养。在心底,蒋介石还是始终认为,地方军阀才是他的最大敌人。
#军阀#
三大战役打得最顽强的第七、第十二两个兵团,谁更具战斗力
红军长征过雪山行军路线详考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87.04购买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