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红军四次逃出国军的围追堵截,军

复方卡力孜然酊说明书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20616/11007333.html

年1月19日,遵义会议结束两天后,中央红军分左、中、右三路撤离遵义城,一路向西进军川南,准备在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当时,周边的国民党军已经对红军实行了铁桶般的重重包围。红军北上渡江,引起了四川军阀刘湘的恐慌,他急忙调集重兵封锁长江,并委任潘文华为南岸前线总指挥,挥师渡江南下,进入黔北地区参加对中央红军的围追堵截。

其中川军名将郭勋祺率号称“模范师”的川军劲旅,由四川江津扑来,直插红军西进路线的腰部,企图在温水一带进行堵截侧击。不料阻击未成,郭勋祺遂尾随而来,穷追不舍。此时,中央军薛岳率吴奇伟、周浑元两个主力纵队也追堵而来,准备与川军、黔军合围红军于赤水河以东的仁怀、茅台地区。1月27日下午,在撤离遵义的第八天,红军总部到达土城。

贵州土城镇,距离遵义80公里,地处赤水河中游,西接四川古蔺,素有“川黔锁钥”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前往土城的途中,毛泽东提出设伏在土城以东三公里外的青杠坡,打掉气焰嚣张的川军追敌,解除中央红军腹背受敌的困境。红军总部命令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率领红三、红五军团以及干部团设伏青杠坡,准备一举消灭尾随追击的川军。当天下午三点,行动迅速的川军并未进入红军预设的伏击圈,而且已进至土城东北,逼近青杠坡、石羔嘴一线高地,与断后的红五军团开始接火交战,土城战役拉开序幕。

土城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红军打的第一个大仗,也是遵义会议后确定毛泽东在党内和红军的实际领导地位,恢复军事指挥权后指挥的第一个大仗。从战役全局看,是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节点。1月27日下午,当军委二局跟随红军总部进驻土城时,战斗已经打响。由于从中央红军决定进入四川到1月27日,只有短短几天时间,军委二局对川军电台尚未来得及侦听控制,而且,由于川军并没有参加江西对中央红军的“围剿”,军委二局对川军所属部队番号、兵力配备依然模糊不清,土城周边敌情尚不明朗。

军委二局进驻土城驻地后,立即开始布控尾追川军郭勋祺旅的电台。1月28日下午三点,土城战斗依然激烈进行着,周边各路国民党军趁此机会猛扑而来,中央红军再次陷入危局之中。战事紧急,军委二局系红军安危于一身,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三人彻夜奋战,终于破译了川军郭勋祺部的“来去本”密码——“正密”。从敌人的密电中获悉川军正在调集大量的兵马打算包围土城,命令各部队要加紧行动在土城将饥疲不堪的红军一网打尽。

此时,土城战斗已经持续了一昼夜,土城几乎被围成了一个铁桶,继续打下去红军一定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红军总部根据破译的情报,于28日下午17点左右,在土城召开紧急会议,果断决定改变作战和行军计划,放弃歼敌,西渡赤水。

二、扎西会议、二渡赤水

年1月29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摆脱当面之敌,在土城向西一渡赤水,进入川南的叙永、古蔺一带狭小地区,准备绕过川军防线北渡长江。蒋介石急令四川军阀刘湘设防长江沿岸,又命云南军阀龙云集结滇军于贵州毕节,衔接川军加强长江防线。在此情况下,红军继续向北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已很难实现。

早在土城战斗激战正酣之际,毛泽东就曾向曾希圣下达过一个手令,要求军委二局指定专门电台三日内将云南军阀龙云及其下属滇军电台找到并加以控制,这意味着土城战役失利的当天,毛泽东已经意识到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有很大的难度了。年2月3日,军委二局破译了数份川军密电,侦悉郭勋祺率领三个旅正在急进猛追,而在正北方向,川军五个旅也在重拳出击阻止中央红军进入长宁、兴文、珙县一线。

土城经验证明这些川军部队具有相当的战斗力,在兵力集中的情况下,红军想打破川军的阻截和追击,渡过长江已无法实现。川南重兵围困,原定在四川泸州、宜宾一带北渡长江的计划严重受阻。当天,中央红军被迫继续西进云南,改向滇东北扎西一带集结。扎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年2月5日至2月10日,中央政治局在扎西召开会议。

扎西会议期间,军委二局马不停蹄日夜守候在电台旁边,从不断传来的“滴滴”声中发现转战之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和地方军阀仍在不断变换通信密码,军委二局连续四天连克六本国民党军新编密码,红军总部对于国民党各路“围剿”军的一举一动洞若观火。此时,国民党军气焰嚣张,云南军阀龙云下令滇军三个旅从滇黔边境的镇雄、毕节猛扑扎西。

同时,川军七个旅由古蔺、叙永跟进,蒋介石嫡系周浑元率中央军三个师、黔军四个团,也在火速赶往川南地区。毛泽东此时敏锐地发现,中央红军已经被川军和滇军形成南北夹击包抄之势了,相对来讲,黔军兵力比较空虚,而且根据军委二局的情报,王家烈回老家探亲,军中此时并无指挥官。所以,中央红军在扎西挥师东去,在敌人的缝隙中穿插而去。年2月18日,根据破译的情报,中央红军从云南扎西突然掉头东进,在二郎滩、太平渡二渡赤水河,重入贵州,挥师黔北,一招回马枪直刺贵州军阀王家烈团。

2月26日,红三军团奇袭娄山关,击溃黔军两个团,攻占娄山关。2月27日,红一、红三军团向遵义发起进攻。2月28日,红军二占遵义,接着又出奇兵,击溃了吴奇伟部赶来增援的两个师。此次战斗击溃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八个团,消灭蒋介石嫡系吴奇伟两个师,缴获枪支,俘敌约人,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史称“遵义战役”。战斗结束后,红军士气普遍高涨,毛泽东更是挥笔填词,写下了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

三、苟坝会议、三渡赤水

年2月28日,中央红军二占遵义,全歼黔军八个团,击溃吴奇伟部的两个师。随后蒋介石下令以堡垒主义配合重点进攻,企图南守夹攻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这一狭窄地区。年3月4日,中央红军组成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为前敌总司令,毛泽东为前敌政治委员,红军再度成为“朱毛红军”。此时,趁遵义大捷,中央红军在遵义、鸭溪、白腊坎一带修整待命,意在乘吴奇伟部新败,准备伺机歼灭国民党中央军的另一支劲旅周浑元部。

因有吴奇伟惨败的前车之鉴,在鲁班场加紧构筑碉堡工事的周浑元畏缩不出,中央红军多次寻战,未达目的。年3月8日,中央红军离开休整多日的遵义城,两天后进驻枫香镇苟坝村。年3月10日早,红军前敌司令部收到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二人发来的请示电报,声称打鼓新场(今金沙县)附近敌人兵力薄弱,只有黔军一个师驻防,建议立即进军攻打打鼓新场。

打鼓新场时属贵州黔西县,为黔北首镇,是通往毕节地区继而通往云南的一通要塞。围绕是否攻打新场,朱德、毛泽东二人意见相左,一时难以决断。中央政治局决定在苟坝召开临时会议,讨论打鼓新场战斗计划。经过一天多激烈争论,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否定了毛泽东的主张,并罢免了毛泽东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把敌人引向川南的战略计划也被彻底打乱。

此时,军委二局一路征尘,随之进入苟坝村。一到驻地,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三人便开始忙碌不停,严密侦听国民党军电台。经过几天的侦听,军委二局侦获数份敌报,他们发现敌军电台中不断重复着一个地名,这就是苟坝以西的打鼓新场。年3月11日晚,军委二局在破译的电报中侦悉,蒋介石早已判断打鼓新场是红军“西窜必经之地”,红军极有可能“将折经打鼓新场、黔西、安顺之线窜逃”。于是蒋介石下令“打鼓新场一带之黔军,严密布防堵截”,急调滇军孙渡纵队向新场、白腊坎之线推进策应,又命吴奇伟部乘红军与周浑元纵队对峙之机,同时派别动队、先遣队在织金西北纵横埋伏。可见,当时的打鼓新场已是危机四伏。蒋介石在此预设战场,企图聚歼中央红军,若此时攻打新场,正好落到了国民党军的包围之中。会后,毛泽东找到周恩来,将二局的情报进行了认真研究,周恩来表示赞同毛泽东的主张。

3月12日,苟坝会议继续进行,毛泽东拿着军委二局破译的国民党电报指出战机已失,建议取消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在军委二局情报信息的有力说服下,毛泽东的正确建议被采纳。年3月16日,中央红军转兵西进,在茅台镇大张旗鼓三渡赤水,再一次兵指川南,使中央红军避免遭受损失,解决了一次重大危机。年3月2日,蒋介石由武汉飞往重庆,亲自策划对中央红军新的围攻。

针对敌人重新调整部署的情况,为了调动敌人,打乱敌军部署,寻找新的战机,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中央红军于3月16日由茅台地区西渡赤水河(即三渡赤水),进至古蔺东南地区,并佯作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态势,给蒋介石造成错觉,意在将已经“调集”到黔西北的国民党军再向北“调动”到川南,为红军南渡乌江做好准备。蒋介石信以为真,急令川军在长江北岸构筑防御工事,并调集川黔边境一带的主力,再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当各路军纷纷向中央红军逼近时,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鉴于目的达到,即命令中央红军秘密东进,寻求战机。与此同时,为迷敌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还电令红一军团派出一个团带电台伪装主力,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将敌人引向赤水河以西地区。

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年3月16日,中央红军一反常态在茅台镇大造声势三渡赤水河,各路国民党军尾随而来,川南地区一时战云密布。敌情紧急,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经过持续奋战,将国民党军新近更换的三本密码破译。在3月16日至18日截获的诸多情报中侦知,重庆行营频频发电,多份落款“中正”的密电清晰表明蒋介石已经获知红军位置,但不明红军意图,他急调重兵集结川黔交界,准备在赤水、叙永、古蔺、毕节一带聚歼中央红军。

3月20日,红军总部急命红一军团派出一个团佯装主力大张旗鼓再入川南挺进古蔺县城,造成北渡长江的假象,而红军主力则秘密、迅速出敌不备,折而东向,准备四渡赤水河。年3月21日,中央红军主力自二渡赤水时的太平渡、二郎滩四渡赤水东进,跳出了国民党的又一次包围。当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地区时,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红九军团暂留该地,迷惑和牵制敌人,并加派一部电台到红九军团工作,以确保该军团与军委总部的通信联络。

此时的蒋介石并不知道军委二局对国民党军行踪举动已洞悉得一清二楚。年3月25日入夜时分,蒋介石在前一天自重庆飞抵贵阳,人马已到贵阳的情报摆在了毛泽东的案头之上。毛泽东根据这份情报计划采取虚张声势,佯攻贵阳的办法,对蒋介石实施“斩首行动”,调动滇军主力入黔,然后寻机西进云南,渡江北上。为了调出滇军主力,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兵分三路,第一路布防桐梓一线,牵制南下之敌,摆出与敌姿态;第二路以最快速度东进,直逼瓮安、贵定,造成进军湖南的假象;第三路则是红军主力,秘密南下,直奔乌江而来,兵锋指向贵阳。

年3月30日,红军主力向南直插,开始于金沙县安底镇附近秘密南渡乌江。当日军委二局侦悉周浑元、吴奇伟率领六个师正由安底西北的枫香坝、茅台地区向泮水、新场方向前进,距离渡江红军只有一天的路程,而红军要全部渡江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如果红军与这两大主力部队遭遇,势必要经历血战。当晚,设在金沙县沙土镇的红军总部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人召集军委一局局长叶剑英、二局局长曾希圣、三局局长王诤商讨对策。

在与国民党军的长期斗争中,军委二局对蒋介石的密电习惯、电报密码都有所掌握,为此曾希圣建议伪造蒋介石电令,给周浑元、吴奇伟发电,将两部主力调开,为红军主力渡江争取时间。曾希圣拿着数份破译的电报,反复揣摩蒋介石的电令语气和行文风格,很快拟出一份假冒电令,命令两支主力部队分两边走,之后曹祥仁重新编码,手按电建,将这封假电报发了出去。

假借蒋介石命令调动敌军,是万不得已的一招险棋,也是红军长征史上一个出色的情报战的战例。年3月31日中午时分,除红九军团外,中央红军主力全部渡过乌江,将各路国民党军甩在了乌江以北,跳出了约40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彻底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的计划,大张旗鼓直奔贵阳而来。当国民党军发觉电报是假的,返过来追剿红军时,红军已经完成了渡江的任务,兵临贵阳。年4月2日,红军主力有如天降,突然出现在贵阳城外。

危急关头,蒋介石主力滇军、黔军都在乌江北面,来不及赶到贵阳,只有贵州西南方向的云南部队孙渡的纵队距离贵阳较近。红军已逼近贵阳,蒋介石亲自下令,命令孙渡部队赶往贵阳。由于滇军主力东调,云南防守空虚,年4月8日,中央红军迅速穿插至贵阳东面的贵定、高寨等地,根据军委二局的情报,第二天在龙里、贵定之间只有大约三十公里宽的空隙南下直插云南。

年4月23日,除留在乌江以北的红九军团外,红军主力全部进入云南。进入云南后,中央红军大造声势威逼昆明,此时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也率部进入云南,准备一石二鸟,让“云南王”龙云成为第二个王家烈。看着防务空虚的昆明,龙云急令滇军主力孙渡部急速回援,同时命令防守金沙江的三个旅星夜驰奔,回防昆明。金沙江畔兵力空虚,红军借机赶到金沙江。蒋介石见状,立即命令国民党军第十三师师长万耀煌率部尾随其后,紧追不舍,距离只有一天的路程,形势危急。

此时,军委二局曹祥仁破译了尾追的国民党军第十三师师长万耀煌发给蒋介石的密电,密电中说没有发现共军的行迹,因此,十三师决定在团街修整。万耀煌为了保存实力,不但向蒋介石谎报军情,而且在原地等了一天,又向回走了一天,再返回来又要三天,和中央红军拉开了六天的时间,使得红一、红三军团分别从龙街渡、洪门渡从容汇集到皎平渡,七天七夜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和重重包围。至此,历时三个多月的四渡赤水胜利结束。年5月9日,中央红军全部顺利北渡金沙江,进入四川。

五、总结

从通道转兵到遵义会议,从四渡赤水到北渡金沙江,中央红军逐渐扭转了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开始赢得主动。回顾漫长的长征历程,红军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脱离险境,在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中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除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军事指挥和高超军事艺术外,军委二局出色、有力的情报工作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