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恬静祥和的藏东小村,70年前的今天打
奔腾咆哮的金沙江水在横断山脉深切陡峭的峡谷中一路南下,在西藏与四川的交界处岗托村这里豁然开朗,不但峻峭的山峰变得舒缓,还出现了一大片如江南风光的缓坡平地。
于是,这里便成了一个东西向联系四川与西藏的优良渡口,历史上很多重要的进藏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7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战斗,拉开了西藏解放序幕。
年,全国上下被解放的喜悦笼罩着,然而尚未解放的西藏政治形势极为复杂严峻,在英美等国和其他境外势力的唆使煽动下,当时的西藏地方当局分裂分子妄图策划“独立”。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成为摆在新中国面前的最大挑战。
年1月,毛泽东决定:“以西南局和第二野战军为主,在西北局和第一野战军的配合下解放西藏”。3月4日,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正在西南驻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18军将士们在四川乐山举行了进军西藏的誓师大会。4月24日,18军前线指挥部抵达康定,28日,52师前指进驻甘孜。进入5月,在甘孜的前线部队携带的粮食逐渐吃光且后续空投未成,当地征粮困难,部队遇到了第一次断粮的挑战。
年5月12日,52师先遣支队党委发出修建甘孜机场命令。毛泽东主席致电西南局、西南军区,决定购买30架高空运输机,支援进藏,要求军队赶修甘孜机场。9月20日,军部发出昌都战役作战指令。26日,军副政委王其梅率军前指一部及54师炮兵连由甘孜赴德格,昌都战役北线部队全部离开甘孜,集结完毕。
在进军途中,各路部队无论是在大风雪里,在茫茫的黑夜里,或是冰雹劈头盖面打来或大雨淋透全身的时候,从来不进寺庙,不住民房,不动群众一草一木,一针一线,战士们饿了,几个人分吃一碗炒面,喝点雪水,也不向群众征一点粮。
年夏,十八军先遣支队相继抵达金沙江东岸的邓柯、岗托和巴塘,而和平进军的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了。为争取和平解放西藏,中共中央西南局向西藏当局提出和谈条件,派出和谈使者,于7月24日到达昌都。但是当时西藏的反动势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拒绝和谈,杀害和谈使者,并且向昌都调动多人的藏军,阻止人民解放军进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时刻谨记毛主席及党中央的教导和进藏方针,在与敌军多次谈判无果的前提下,决定抢渡金沙江。年10月6日凌晨,解放军到达江对面山头时,很多藏民早就发现了这个情况,但没有一个人去向藏军报告。
担任正面钳制任务的十八军左路部队,由军侦察营营长苏桐卿、军直属政治部主任王达选指挥,在岗托村对面德格新村色曲河与金沙江汇合处左侧,向藏军发起进攻。当时的藏军,依托现在江边那个刻有“西藏”二字的小石山和一栋三层楼房组织防御。
在渡江战役中,侦察营一连副连长沈景义带领突击排冲在前面,他们乘坐的牛皮船被打了几个洞,不断下沉,船上8人有6人受伤、1人牺牲。沈景义一手捂住伤口,一手按住船底漏洞,鼓励战士们“坚决完成任务,打到西岸去!”解放军临危不惧,齐心协力把船划到岸边,迅速占领滩头,坚守住滩头阵地。后续分队强渡时,遭到藏军密集火力封锁,一只牛皮船中弹翻沉,船上15人全部落水牺牲。为了尽快赢得战斗的胜利,解放军重新组织火力,以炮火集中压制小石山和楼房的藏军。藏军无力抵抗,便向村后大山溃逃至半山腰,继续以冷枪向十八军射击,直至傍晚在十八军的攻势下沿山中小路逃散。
岗托村打响了解放西藏的第一枪,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随后,18军将士乘胜追击西进昌都。10月6日昌都战役打响,先后进行大小战斗21次,歼敌人。19日,被反动统治者盘踞了多少年的古城昌都也升起了五星红旗,古城昌都的解放极大地促使西藏上层统治集团在政治上的分化。10月24日,昌都战役结束,西藏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站在十八军当年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的渡江口观景台,追忆着十八军将士不怕牺牲、勇破天险的大无畏精神。金沙江畔那块巨石上,毛泽东主席曾经亲自题写的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西藏,让穿行于国道上的人们时时都能记住这一历史荣光。
如今的岗托村已从当年的贫穷荒凉之地变成了国道进藏安静祥和的第一村民俗村、西藏解放第一村。这里的江达特色建筑“崩瓦”吸引着爱美的游客在这里创作出一幅幅魅力无限的环境人像。
主要以岗托藏托寺僧人演绎的岗托藏戏历史悠久,唱腔、服饰、表演、剧目等独具特色,年,岗托镇就获得了“藏戏艺术之乡”的称号,年被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岗托镇红旗广场矗立着的红军进藏雕塑格外醒目,游客中心展厅里,丰富的图文和实物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当年解放西藏的故事。
大自然赋予的美景和红色的基因正成为岗托红色旅游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柱,它向国道进藏的游客讲述着惊心动魄的过去,更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展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