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最低调的一条龙,却两次高调露面,
红军长征途中,前有金沙江天险,后有数十万国民党追兵,许多人都担心部队过不了江。
毛泽东却对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的才干深信不疑。
他风趣地称赞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肯定能让我们渡过天险长江”。
众所周知,刘伯承是军中最低调的“一条龙”。
可是,低调的刘伯承也有“高调”的时候,有那么两次,刘伯承不仅“高调”露面,其“排场”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刘伯承元帅抗战危急关头,根据地为八路军师刘伯承师长办了一场声势浩大、“排场又体面”的寿宴。
年12月,时任八路军第师师长的刘伯承迎来50岁生日。
师邓政委告诉刘伯承师长,八路军总部转来中央指示,要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为他的50寿辰举行庆祝活动。
邓政委还说:“中央明确要求,要大摆寿宴,搞得越热闹越好。”
得知这个消息后,刘伯承的内心十分不安。
他面露难色道:“这样不妥,免了吧。”
邓政委坚持道:“这是毛主席的意思,你应该理解毛主席的用意。”
刘伯承说:“我明白,可是我还是觉得不妥。”
在邓政委一再劝说下,刘伯承勉强点了头。
可是,他的内心仍然拒绝这个安排。
于是,当负责操办寿宴的同志跟刘伯承师长确认生日日期时,刘伯承师长让他们犯了难。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日”通常有“公历”和“农历”之说,刘伯承的生日(12月)究竟是“公历”还是“农历”,他不说就没人知道。
另外,即使清楚了“公历”或者“农历”月份,刘伯承始终不愿意说出“生日”具体是哪一天。
同志们最后只好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邓政委。
邓政委想了想说:“你们也不要再折腾了,我看寿宴就定在12月16日吧。”
最佳搭档之“刘、邓”就在师为举办这场寿宴上下忙碌时,在朱德总指挥的安排下,八路军总部指派的两个记者来到了师。
他们在师师部找到了刘伯承师长,请他谈一谈自己的革命经历。
刘伯承说:“我说你们这是无事找事,不要这样搞好不好?群众都还没有吃饱肚皮,庆啥子寿,摆啥子寿宴嘛!”
被刘伯承师长婉言拒绝后,两位记者只好来找邓政委寻求帮助。
最后,还是邓政委亲自接待了两位记者,并“代替”刘伯承师长回答了他们的所有问题。
12月16日,刘伯承师长的寿宴在师司令部所在地隆重举行。
这一天,太行山一带已经是大地封冻、寒气袭人,但会场却暖意浓浓、宾客如云、热闹非凡。
寿宴由八路军第师邓政委主持,彭德怀副总指挥代表八路军总部前来贺寿。
师各营、团以上干部,师、师以及晋冀豫各军区及根据地均派代表参加了宴会。
邓政委在讲话中说:抗战五年来,八路军第师在刘伯承师长率领下深入敌后,战果辉煌。
希望全体指战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尽快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邓政委也祝愿“寿星”刘伯承师长身体健康,带领师再创佳绩!
最佳搭档之“刘、邓”第二天,《解放日报》、《战场报》和《新华日报》(华北版)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
很快,八路军各根据地、国民党军防区、部分日占区,甚至重庆都知道了八路军为刘伯承举办50寿宴的消息。
这次寿宴的时间正是抗日战争极其艰难的时候,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为刘伯承师长举办祝寿庆典,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共中央也为朱德总司令举办过60岁祝寿活动。
不过,那是在年12月。
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一向反对“讲排场”,毛泽东主席尤其反对别人为自己“祝寿”,为何特别指示要为刘伯承隆重庆生?
另外,刘伯承元帅素以“低调”著称,为什么会“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场隆重而热烈的寿宴?
事实上,那是毛泽东主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因为对敌斗争的需要而做出的特殊决定。
当时,国民党军中弥漫着“恐日、惧战”情绪,国民党顽军成建制降日,转而配合日军夹击八路军,我敌后根据地频频遭到日伪袭击,敌后抗日斗争形势不容乐观。
作为坚持在敌后抗战的八路军主要将领之一,刘伯承不仅享有“转战千里、威震幽燕”的威名,在抗日军民中的声望也很高。
就连日军也承认刘伯承是“不好对付的对手”,对刘伯承指挥的师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毛泽东主席认为,在这样残酷的形势下为刘伯承举办庆寿大会,其意义远超过“寿宴”本身。
毛泽东刘伯承陈毅毛主席希望通过此举扩大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影响力,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坚定广大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刘伯承师长自然很容易理解毛主席的本意,因此,这次举办50寿宴,刘伯承师长最后没有推辞,“半推半就”、被动地接受了中央的安排。
因为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寿宴”,而是一次具有政治意义的行动。
可是,刘伯承出任八路军师师长之后,有一天,他却当着众人的面打起了官腔、说起了官话;
那一次,刘伯承师长狠狠地过了一把“官瘾”,耍足了“官威”;
那一次的“派场”之大,让熟悉刘伯承的八路军官兵惊呼:“这还是我们的刘师长吗?”
故事发生在年9月24日。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八路军师奉命向晋东南进发,进入山西参加抗日。
按照惯例,大部队开拔前,刘伯承师长都会亲自过问部队的行前准备工作。
这一天,刘伯承师长亲率先遣队到达位于黄河边的芝川镇渡口。
芝川镇渡口是八路军进入山西最简捷的路径,这里的河面比较窄,水流也不急,是八路军过河的最佳部位。
参谋向刘伯承师长报告,他们在渡口没有看到一条渡船。
当时,管理黄河上各个渡口的都是国民党政府官员,于是,刘伯承师长让参谋去找管理渡口的国民党官员催要船只。
天色将晚时,参谋终于在镇上的赌场里找到了两个管理渡口的地方官员,他们当时正在那里抽烟、赌博。
在八路军官兵带他们去见刘伯承师长的路上,这两个家伙还嘻嘻哈哈,满不在乎。
在他们眼里,国民党军官非常“好打发”,让他们吃好、喝好,大不了再送上些银两,什么事情都好说。
然而,一进院门,他们就有了一种“不祥之感”。
电视剧《太行山上》剧照只见院子里站着一队荷枪实弹的八路军士兵,他们一个个手持长枪,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两位国民党官员走进里屋,抬头见到,一位中年军官端坐在太师椅,在他身后站着两位手持驳壳枪的卫兵。
两位国民党官员赶紧上前“套近乎”,却被卫兵大声喝止:“站好了!”
“我是八路军第师师长刘伯承”,那一位中年军官自我介绍说。
“见过刘师长,在下未能恭迎大驾,还望刘师长恕罪。”一位国民党官员胆战心惊地说。
“你们知不知罪?”刘伯承一拍桌子,手指两位官员的脸,厉声痛斥道:“我奉委员长之命率部渡河抗日,且早已通知你们备好船只,你们居然胆敢抗命不遵?”
那两个官员回答道:
“长官,我们哪知道你们来得这么快啊,要不,我们这就通知下去,也许明天可以准备好船只。”
刘伯承见两名国民党官员打起了官腔,一下子火了,大声喝道:“你们听好了,限你们一小时内把船给我调齐,要不然的话,我就把你们当汉奸论处!”
这两个国民党官员早就听说过刘伯承的大名,知道他是“川中名将”、“独眼战神”,却是第一次见到刘伯承。
刘伯承的“排场”和“官威”显然吓到了这两位国民党官员,他们尤其怕听到“当汉奸论处”这五个字。
他们很清楚,“当汉奸论处”意味着杀头。
他们想,看这架势,如果再不识趣的话,这位刘师长一发怒,说不定真会一枪要了自己的小命。
他们吓得脸色苍白,赶紧战战兢兢地答应了下来。
电视剧《太行山上》剧照在两位八路军参谋的监督下,他们很快便找到了渡河需要的船只。
登船渡河之际,刘伯承师长的警卫员好奇地说:“师长,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排场,您还发了这么大的脾气,可把那两个国民党狗官吓坏了。”
在警卫员的印象中,刘伯承师长向来温文尔雅,很少发脾气骂人;
刘师长也不是那种爱说官话、打官腔的人;
刘师长出门向来轻车简从,不喜欢前呼后拥讲“排场”。
可是,今天的刘师长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训斥那两个国民党官员时,刘伯承师长不仅让几十个战士荷枪实弹簇拥着他,还在那两个国民党官员面前“大耍官威”,“大搭官架子”,“排场”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刘伯承笑道:“吓着他们?那就对喽。”
刘伯承说:“我在旧军队里干过,国民党这些狗官的官脾气我很熟悉。”
“他们欺软怕硬,看势头办事,只有吓唬他们那么几下,他们才会认识我们八路军,知道八路军不是好惹的。”
刘伯承元帅后来说:“国民党讲究‘官阶’、‘排场’,我就给他们摆一摆‘排场’,亮一亮官威。”
电视剧《太行山上》剧照在刘伯承看来,对付那些欺软怕硬的官员,“以牙还牙”是最简单、最管用的招数。
刘伯承说:“这就叫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刘伯承元帅一生中,这样主动、有意、高调的“排场”唯此一例,绝无仅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291.html